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推辇归里

推辇归里

谓亲自送葬归回乡里。辇:指灵车。《渊鉴类函.送葬》:“申屠蟠始与王子居同在太学,子居临殁,以身托蟠。乃躬推辇,送葬归乡里。遇司隶从事于河巩,从事义之,为封使使送蟠,不肯受,投传于地而去。事毕即还太学。”(见《后汉书.申屠蟠传》)


猜你喜欢

  • 六安丞

    《后汉书.桓谭传》:“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出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乐,道病卒”。东汉.桓谭因力陈不当以谶(预言吉凶得失的文与图)决事,触怒了光

  • 盍簪

    《易.豫》:“勿疑,朋盍簪。”王弼注:“盍,合也;簪,疾也。”陆德明释文:“簪,虞作戠。戠,丛合也。”孔颖达疏:“群朋合聚而疾来也。”后以“盍簪”指士人聚会。唐杜甫《杜位宅守岁》诗:“盍簪喧枥马,列炬

  • 投石下井

    同“投阱下石”。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他日复来,仍旧先咬老实人开手,‘投石下井’,无所不为。”见“落井下石”。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他日复来,仍旧先咬老实人开手,~,无所不

  • 寒瓜療饥

    参见:生瓜掇食

  • 兵者诡道

    诡:诡诈。 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行为。 意谓兵不厌诈。语出《孙子.计篇》:“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

  • 东篱美人

    晋.陶潜《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状美,又被大诗人陶潜所钟爱,后因谓菊为“东篱美人”。清.浩歌子《萤窗异草.春云》:“叟指畦边二种,目之曰:‘此亦东篱之美人也。’”

  • 捉发吐哺

    捉发:手握头发。吐哺(bǔ补):吐出口中咀嚼之食物。此典指周公旦自述洗头时握住头发,吃饭时吐出食物,忙于接待贤人。后以此典比喻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延揽人才。周公旦,姬旦,也称叔旦。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

  • 矩诲

    用规矩法度去教诲人。《孟子.告子上》:“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 乘轩者

    源见“乘轩鹤”。指鹤,喻指无功而受禄之人。清顾炎武《赋得老鹤万里心》诗:“何来千岁鹤,忽下九皋音。一自来凡境,摧颓已至今。临风时独舞,警露已长吟……多少乘轩者,知同一寸心。”

  • 珠投璧抵

    源见“荆玉抵鹊”。喻人才不被重视。清钱谦益《送曾霖寰使君左迁还里》诗之二:“珠投璧抵亦何妨,国论惛呶重可伤。”并列 投,掷;抵,扔。比喻人才不被重视。清·钱谦益《送曾霖寰使君左迁还里》2:“~亦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