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颠倒衣裳”。谓忙于公务。唐杜甫《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四韵》:“长路更执绋,此心犹倒衣。”亦指因急促外出而倒穿衣裳。用以形容热情迎客。唐皮日休《移元徵君书》:“斯时也,山林之间,宜
见〔狗吠非其主〕。
同“奋发踔厉”。邹韬奋《萍踪寄语》八三:“工人之所以肯奋发蹈厉……这固由工会的倡导,但也要工人们自己知道这是共同努力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并列 精神昂扬,行动迅猛。形容人积极进取,干劲极大。邹韬奋《萍踪
比喻舍本逐末,取舍失当。楚王问墨家后学田鸠,墨子学说是当今有名的一家学派,他们的实践活动很值得称道,可是他们讲的话,多不讲究辞令,这是为什么?田鸠回答道,楚国一个商人到郑国卖珍珠,用有香气的名贵的兰木
同“邹衍谈天”。清黄景仁《杂咏》诗之九:“莫恤邹生谈,驰精九州外。”
同“牛郎织女”。宋张先《菩萨蛮.七夕》词:“牛星 织女年年别,分时不及人间物。”【词语牛星织女】 成语:牛星织女汉语大词典:牛星织女
同“九万鹏”。元周权《金山龙游寺》诗:“淮山数点不可写,矫首九万抟风鹏。”
原谓孝道应为天下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用到任何地方都可以作为准则,后则泛指真理适用于所有环境。曾子认为,孝直立而塞满天地,横放横溢四海,前后没有时间限制,东、西、南、北,所有地区,都应以它为准则。正如《
《左传.定公四年》:“初,伍员与申包胥为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覆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曰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庖人:厨子。尸:古代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祝:祭祀时替人告神求福的人。樽俎:古代盛酒和盛肉的器皿。意为人各有职,尽管厨子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