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摧枯拉朽

摧枯拉朽

枯:枯草。朽:朽木。比喻轻而易举地摧毁腐朽的势力或事物,又作“摧枯折腐”。《汉书·异姓诸侯王表》说:“过去秦朝颁布的重重禁令,恰恰助长了反秦豪杰的力量,加速了自身的覆亡啊!因此,汉朝的创始人并没有尺寸的分封之地,但却凭着一柄剑的力量,在短短5年内就成就了帝业。这在历史记载上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古代世事变革都是沿袭着先王遗业的准则,现在是秦朝的弊政造就了汉朝的兴盛。雕琢金石是很难奏效的,但摧毁枯草朽木却极易成功。”后以此典言腐朽势力极易摧毁,或比喻事情极易成功。

【出典】:

汉书》卷13《异姓诸侯王表》364页:“乡秦之禁,适所以资豪杰而速自毙也。是以汉亡尺土之阶,繇(yóu尤,通“由”)一剑之任,五载而成帝业。书传所记,未尝有焉。何则?古世相革,皆承圣王之烈,今汉独收孤秦之弊。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唐·房玄龄《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宋·陆游《上丞相参政及宫观启》:“拉朽摧枯,竟为排陷;哀穷悼屈,孰借声光?” 元·脱脱《宋史·曹彬传》:“以国家兵甲精锐,翦太原之孤垒,如摧枯拉朽耳!” 民国·蔡元培《为罗文干遭非法逮捕案抗议宣言》:“所以革命军一起,袁项城一进京,清室就同‘摧枯拉朽’的倒了。”


并列 摧折朽枯的草木。比喻极容易办到。语出《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宋史·曹彬传》:“以国家兵甲精锐,翦太原之孤垒,如~尔。”△用于摧毁弱势之敌方面。 →势如破竹 ↔坚不可摧。也作“摧枯拉腐”、“摧枯折腐”、“拉朽摧枯”、“摧朽拉枯”、“摧枯振朽”、“拉枯折朽”。


【词语摧枯拉朽】  成语:摧枯拉朽汉语词典:摧枯拉朽

原作摧枯折腐。形容对方或某种事物已很腐败,极易摧毁。王莽末,上谷太守耿况遣子耿弇为使投降更始政权。南下途中,适逢王郎诈称成帝子刘子舆,起兵邯郸。耿弇随从人员以为刘子舆为汉室正统,欲就近投之。耿弇反对说:“刘子舆不过是疲惫之贼,最后逃不脱当俘虏的命运。我到长安后,向更始政权陈述我们兵马之盛,南下太原、代郡,不过几十天,归来后,再发动突袭消灭王郎乌合之众,就好象清扫枯朽的树木一样。”

【出典】:

后汉书》卷19第704页《耿弇传》:“……弇按剑曰:‘子舆弊贼,卒为降虏耳。我至长安,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还从太原、代郡,反复数十日,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例句】:

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晋书·苻坚载记》:“若摧枯拉朽,何足虑也。”


【词语摧枯拉朽】  成语:摧枯拉朽汉语词典:摧枯拉朽

猜你喜欢

  • 待贾

    贾:通”价”,等待高价出售。喻自抬身价,等待时机出仕做官。《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一说“贾”( ㄍㄨˇ gǔ 古

  • 七年辨材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豫章,大木也,生七年乃可知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按:《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

  • 象有齿以焚其身

    简作“象齿焚身”。象因有珍贵的象牙而遭杀,比喻人身怀重宝而遭杀身之祸。《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服虔注曰:“焚读曰偾( ㄈㄣˋ fèn 奋)。偾,僵也。为生齿牙,僵仆其身

  • 和銮

    《诗经.小雅.蓼萧》:“和銮雍雍,万福攸同。”汉.毛氏传:“在轼曰和,车镳曰銮。”东汉.郑玄笺:“此说天子之车饰者。”“銮”通“鸾”,“和銮”即古代马车上的铃铛。《诗经》中有以“和銮雍雍”描写天子车饰

  • 抃鳌

    《楚辞》战国楚.屈原《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东汉.王逸注:“鳌,大龟也,击手日抃。《列仙传》曰:‘有巨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戏沧海之中,独何以安之乎?’”抃鳌,指大龟背负蓬莱山在沧海中

  • 耳无闻,目无见

    耳朵听不见,眼睛看不见。语出《墨子.公孟》:“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孟子.滕文公下》:“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一〇:“或谓中俄密约,政府诸公皆分

  • 巷南

    源见“未能免俗”。借指穷巷。唐元稹《酬孝甫见赠十首》之八:“巷南唯有陈居士,时学文殊一问来。”

  • 门生嘲

    源见“孝先便腹”。指嘲人昼寝。宋陆游《书意》诗:“睡任门生嘲,醉无官长骂。”

  • 花堕溷

    源见“飘茵堕溷”。喻事物的衰败腐朽。董必武《写在辛亥革命回忆录前面》诗:“帝制已如花堕溷,两番复辟一南柯。”

  • 麦秀黍离

    麦秀:诗篇名。《史记.宋微子世家》:“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黍离:《诗经》篇名。《诗.王风.黍离.序》:“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