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改步改玉

改步改玉

左传.定公五年》:“六月,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与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

中国古代祭祀悼亡时,祭者与尸体之间的距离有严格的规定,君近,大夫次之,士最远。尸身入敛时,要放上玉石作为随葬品。此即所谓“步”、“玉”。鲁国昭公出走后,季平子曾代行君事,能佩玙、璠祭祀。鲁定公立为国君后,季平子恢复臣位,故死后便不应行君步,也不应以玙、璠做随葬品。“改步改玉”后来常比喻随情况的不同而改变做法。

南史.高帝纪》:“策曰:朕闻畴庸表德,前王盛典,崇树侯伯,有国攸同。所以文命成功,玄圭显锡,姬旦宣哲,曲阜启藩。或改玉以弘风,或胙土以宣化,礼绝常班,宠冠群辟。”


并列 步,步履。玉,指佩玉。随步履快慢的改变而改变玉饰。封建制度时指死者的身份若有改变,其葬礼也应变更。原指改变步履,更改佩玉,使符合臣制。后指改变制度或改朝换代。《左传·定公五年》:“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杜预注:“昭公之出,季孙行君事,佩玙璠祭宗庙。今定公位,复臣位,改君步,则亦当去玙璠。”△用于变更。也作“改玉改步”、“改玉改行”。


【词语改步改玉】  成语:改步改玉汉语词典:改步改玉

猜你喜欢

  • 安期瓜枣

    同“安期枣”。宋刘克庄《水龙吟.癸丑生日时再得明道祠》词:“不茹园公芝草,不曾餐、安期瓜枣。”

  • 飘樊落溷

    源见“飘茵堕溷”。喻沦为卑贱,堕落风尘。清王韬《海陬冶游附录》卷中:“况乎兵燹以来,凡良家女子,遭风雨之摧残,而堕烟花之小劫者,随在皆是。飘樊落溷,狼籍堪悲;逐水沾泥,凄凉何极!”见“飘茵堕溷”。清·

  • 整暇

    源见“好整以暇”。形容既严谨又从容不迫。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萧萧马鸣,悠悠斾旌’,以‘萧萧’‘悠悠’字,而出师整暇之情状宛在目前。”【词语整暇】   汉语大词典:整暇

  • 巧言令色

    也作“巧言善色”。形容花言巧语,内藏祸心而外露和悦。传说虞舜在位时期,大臣皋陶和禹共同讨论天下大计和治国安民之道。皋陶说,重要的在于知人善任,把臣民治理好。禹说,完全做到这些,连帝尧都感到困难啊!知人

  • 被发入山

    即“披( ㄆㄧ pī 披)发入山”,意为隐居。《三国志.蜀志.刘备传》裴松之注:孙权欲取蜀。“遣周瑜率水军住夏口,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连动 被,同“披

  • 霞液

    同“霞醴”。唐吴均《游仙》诗之七:“霞液朝可饮,虹芝晚堪食。”【词语霞液】   汉语大词典:霞液

  • 捧心人

    源见“东施效颦”。喻指拙劣的模仿者。唐柳宗元《重赠》诗:“世上悠悠不识真,姜芽尽是捧心人。”

  • 石望夫

    源见“望夫石”。形容矢志不二,精诚至极。宋黄庭坚《次韵杨明叔》之四:“窃观今日事,君与古人俱:气类莺求友,精诚石望夫。”

  • 断靷郭宪

    《太平御览》卷四五七引《汝南先贤传》:“郭宪字子横,建武中为光禄勋。车驾西征隗嚣,谏曰:‘天下初定,车驾未可动。’宪乃当车拔佩刀以断靷。帝不从,遂上陇。其后颍川兵起,乃回驾而还,帝叹曰:‘恨不用光禄之

  •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后因以“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用为指愚笨的人经过反复考虑,总会有可取的地方的典故。多用作自己发表意见时的客气话。鲁迅《花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