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故宫离黍

故宫离黍

源见“黍离愁”。谓亡国之悲痛。宋张元幹《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见“黍离麦秀”。


【典源】《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仿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诗曰:“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今释】 春秋时周王室衰微,国都东迁洛邑(今洛阳),有周大夫回到故都镐京 (今陕西长安县),见宗庙宫殿俱已荒颓,长满庄稼,忧伤彷徨,不胜感慨,因作此诗。诗中借描写黍稷满地的旧宫景物,伤叹周王朝的盛衰兴废,呼天责问:“知我者说我心中烦忧,不知我者问我何所求。悠悠苍天! 这种情景是谁造成的啊?”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触景生感,伤时吊古。

【典形】 故宫禾黍、故宫离黍、禾黍、禾黍离离、离黍、黍离、黍满宫、周原禾黍、黍逼故宫、禾黍兴悲、泣禾黍。

【示例】

〔故宫禾黍〕 宋·陆游《年光》:“小市莺花时痛饮,故宫禾黍亦闲愁。”

〔故宫离黍〕 宋· 陈参政《木兰花慢·送陈石泉》:“慨故宫离黍,故家乔木,那忍重看!”

〔禾黍〕 唐·许浑《金陵怀古》:“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禾黍离离〕 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离黍〕 宋·苏轼《周公庙庙地岐山西北》:“至今游客伤离黍,故国诸生咏雨濛。”

〔黍离〕 宋·王安石《金陵怀古》:“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黍满宫〕 清·丘逢甲《联仙蘅观察和怀古诗》:“麻姑去后桑栽海,箕子归来黍满宫。”

〔周原禾黍〕 宋·聂守真《题汪水云诗卷》:“周原禾黍秋离离,含光春色草萋萋。”


【词语故宫离黍】  成语:故宫离黍

猜你喜欢

  • 王阳坂

    同“王阳道”。明王思任《游庐山记》:“柴桑桥……桥石大,有筋脊,不借王阳坂、司马柱也。”

  • 仲子灌园

    《孟子.滕文公下》:“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又:“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

  • 不堪其忧

    堪:忍受。 忍受不了因穷苦带来的忧愁。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世说新语.栖逸》:“戴安道既厉操东山,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谢太傅

  • 颡泚

    《孟子.滕文公上》:“其颡有泚,睨而不视。”赵岐注:“颡,额也。泚,汗出泚泚然也。见其亲为兽虫所食,形体毁败,中心惭,故汗泚泚然出于额也。”后因以“颡泚”表示心中惭愧、惶恐。明陶宗仪《辍耕录.隆友道》

  • 登山小鲁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鲁:周朝国名,在今山东省境内。登山小鲁,指登高望远而以足下之处为小。后以“登山小鲁”喻指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唐.岑文本《京师至德观法

  • 共载比神仙

    源见“李郭同舟”。谓知交泛舟偕游。唐刘禹锡《和东川王相公新涨驿池八韵》:“无因接元礼,共载比神仙。”

  • 风不鸣条,雨不破块

    汉.桓宽《盐铁论.水旱》:“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汉.王充《论衡.是应》:“儒者论太平瑞应,皆言气物卓异……关梁不闭,道不虏掠,风

  • 不可端倪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张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唐.张旭,著名书法家,世称其为“草圣”。韩愈称赞张旭书法鬼斧神工,变化莫测。后遂以“不可端倪”为

  • 开到荼䕷花事了

    荼䕷:植物名。亦作“酴醾”。落叶灌木。初夏时开白花,可供观赏。 待到荼䕷开花时,百花凋谢,春色已阑了。语出宋.王淇《春暮游小园》:“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䕷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 粉傅何郎

    同“傅粉何郎”。清李雯《踏莎行.请宴》词:“粉傅何郎,香薰荀令,帽檐低亚花枝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