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武全才

文武全才

文才武功样样具备。形容才能杰出而全面。出自五代时人和凝的事迹。和凝(896-955年)字成绩,汶阳须昌(今山东东平西北)人。十七岁举明经,十九岁登进士第,后为后梁滑州节度使贺瑰幕僚。贺瑰与后唐庄宗李存勖相持于河上,战败。当时只有和凝随之。有一骑士追瑰,和凝便大声斥骂之。其人仍紧追不止,和凝便用弓箭将其射死。贺瑰由是得免死。后对其子弟说:“昨日如不是和公相救,我就来不到这里了。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将来必享重位。你们一定要谨慎奉事他。”和凝后来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均居重位。

【出典】:

旧五代史》卷127《周书十八·和凝传》1672页:“旋有一骑士来逐瓌,凝叱之,不止,遂引弓以射,应弦而毙,瓌获免。既而谓诸子曰:‘昨非和公,无以至此。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遂以女妻之,由是声望益隆。”

【例句】:

明·张凤翼《红拂记·张娘心许》:“昨日送门簿来,有个秀才李靖求见。我曾闻此人有文武全才,今日若再来,当接见他一番,看他谈论如何。” 巴金《忆·做大哥的人》:“父亲对他抱着很大的希望,想使他做一个文武全才的人。”


偏正 能治理天下,又能带兵打仗的人才。多指才能杰出且全面。唐·陆贽《马燧浑瑊副元帅招讨河中制》:“马燧浑瑊~。”△褒义。多用于人才方面。→文武双全 ↔酒囊饭袋


【词语文武全才】  成语:文武全才汉语词典:文武全才

猜你喜欢

  • 泣路穷

    同“哭途穷”。清钱谦益《六月廿七日舟发潞河书事感怀寄中朝诸君子》诗之一:“素衣待放还三宿,未忍驱车泣路穷。”

  • 祢衡挝

    源见“渔阳掺挝”。借指激昂慷慨之士的擂鼓抒愤。唐张祜《题僧壁》诗:“棋因王粲覆,鼓是祢衡挝。”

  • 蜀国鹃啼

    同“蜀帝啼鹃”。叶玉森《消息》诗:“昆仑狮吼征奇梦,蜀国鹃啼惜幻身。”

  • 天忧

    源见“杞人忧天”。借指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庙算高难测,天忧实在兹。”【词语天忧】   汉语大词典:天忧

  • 拜将台

    源见“韩信登坛”。指举行拜授大将礼仪的高台。清孔尚任《桃花扇.修札》:“[末]从来名士夸江左。[生]挥麈今登拜将台。”

  • 文王退舍

    《左传.僖公一九年》:“宋人围曹,讨不服也。子鱼言于宋公,曰:‘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今君德毋乃犹有所阙,而以伐

  • 柳生肘间

    同“柳生左肘”。唐白居易《达理》诗之一:“或柳生肘间,或男变为女。”

  • 为山止篑

    源见“功亏一篑”。谓功败垂成。《北齐书.神武帝下》:“为山止篑,相为惜之。”主谓 比喻功败垂成。语本《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北齐书·神武帝纪下》:“~,相为惜之。”△贬义

  • 乔迁之喜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乔木:高大的树木。后用“乔迁之喜”贺人迁居或升官。茅盾《我走过的道路》:“四月十一日,鲁迅从北四川路底公寓迁往施高塔路大陆新村,十四日我

  • 望风希指

    望:观。风:形势,事态的变化。希:企望,窥测。指:意图。谓察言观色,迎合君王或上司的意旨。形容谄媚巴结的行为。《三国志.魏书.杜畿传》:“近司隶校尉孔羡辟大将军狂悖之弟,而有司嘿尔,望风希指,甚于受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