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斗酒彘肩

斗酒彘肩

参见“鸿门彘肩”。


【典源】《史记·项羽本纪》:“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 (ji) 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汉书·樊哙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楚汉相争时,项羽在鸿门设宴请沛公刘邦,计划在宴会上杀他。席上项庄拔剑起舞,想乘机刺杀刘邦,情势危急。张良至营门告诉樊哙,樊哙即持盾撞倒卫士闯入,目瞪项羽,怒发上指,项羽按剑戒备,问是谁? 张良说是刘邦的陪乘樊哙。项羽赐樊哙斗酒和生猪腿,樊哙一饮而尽,将猪腿放在盾上,用剑切着吃,并表示决不怕死 樊哙的言行震慑了项羽,使其谋害刘邦的计划未能实现。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言行豪壮,勇敢无畏。

【典形】 斗酒彘肩、鸿门一彘肩、咀彘肩、彘肩酒、割彘肩、噉彘肩。

【示例】

〔斗酒彘肩〕 宋·刘过《沁园春·寄辛承旨》:“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鸿门一彘肩〕 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婷婷三尸队, 且噉鸿门一彘肩。”

〔咀彘肩〕 晋·潘岳《西征赋》:“樊抗愤以卮酒,咀彘肩以激扬。”

〔彘肩酒〕 宋·陆游《遣兴》:“壮心易尽彘肩酒,义气肯贪熊掌鱼。”


【词语斗酒彘肩】  成语:斗酒彘肩

猜你喜欢

  • 鬼笑

    《南史.刘粹传.附刘伯龙》:“刘伯龙,少而贫薄,及长,历位尚书左丞、少府、武陵太守,贫穷尤甚。常在家慨然,召左右将营十一之方,忽见一鬼在傍抚掌大笑。伯龙叹曰:‘贫穷固有命,乃复为鬼所笑也。’遂止。”刘

  • 陈农

    《汉书.艺文志》:“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后因以“陈农”指代搜求古旧遗书的人。唐司空曙《送李嘉祐正字括图书兼往扬州觐省》诗:“儒官比刘向,使者得陈农。”【词语陈农】   汉语

  •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天上不能有两个太阳,老百姓不能有两个君主。 旧时形容帝王之尊,独一无二。语出《孟子.万章上》:“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之丧,是二天子矣。”《三国演义》八

  • 三年不雨

    相传汉代东海孝妇含冤而死,郡中三年不下雨的故事。《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絫丁壮,奈何?’其后姑自刭死

  • 潘岳愁丝

    源见“潘安白发”。喻愁多发白。唐李廷璧《愁诗》:“到来难遣去难留,著骨粘心万事休。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

  • 弄鸟莱子

    源见“老莱娱亲”。指尽心孝养父母之人。宋陈与义《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避地梁鸿不偕老,弄鸟莱子若为心。”

  • 含哺乐

    同“含哺鼓腹”。清郑燮《真州八首属和纷纷皆可喜》诗:“野老何知含哺乐,优游化日来何迟?”

  • 珠履三千客

    同“三千珠履客”。唐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诗:“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典源】《史记·春申君列传》:“越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赵使欲夸楚,为玳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

  • 屏悬孔雀

    源见“锦屏射雀”。指择婿待嫁。明 许三阶《节侠记.婿谒》:“暗心焦,屏悬孔雀,何日鹊填桥?”

  • 黄粱枕

    同“黄粱梦”。宋何梦桂《贺新郎.再用韵伤春》词:“浮生一梦黄粱枕,且不妨狂歌醉舞,麈谈挥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