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斩空衣

斩空衣

战国策.赵策一》载:春秋时,晋毕阳的孙子豫让,投奔知伯后,知伯很宠爱他。后来赵襄子杀死了知伯,并且拿他的头颅作为饮器。豫让为了给知伯报仇,便漆身吞炭,改变音容,伺机刺杀赵襄子,未遂。后来,在一座桥下行刺时,被赵襄子抓获,他对赵襄子说:“‘臣闻明主不掩之人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君前已宽舍臣(指前次行刺被释),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指本次行刺),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非所望也(指虽有此心,但不敢希望能达到目的),敢布腹心。’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

此事又见《史记.刺客列传.豫让传》。

豫让为智伯报仇,两次刺杀赵襄子不成,提出“斩空衣”,不过是象征性地为知伯报了仇,安慰自己的心。后因以“斩空衣”用为为知己报仇精神执着的典故,也可以比喻报仇不果。

唐李白《东海有勇妇》诗:“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


猜你喜欢

  • 鱼化龙

    《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莫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后因以“鱼化龙”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但

  • 歌襦袴

    同“歌五袴”。宋刘辰翁《瑞鹤仙.寿翁丹山》词:“太平易作。听父老,歌襦袴。”宋 平江妓《贺新郎.送太守》:“怕宣郎、旌旗轻转,易歌襦袴。”

  •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对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要终身把他当父亲看待。 旧时尊师的口号。语出元.关汉卿《玉镜台》二折:“小姐拜哥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士教小姐写字者。”《西游记》三一回:“行者道:‘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

  • 渭阳情

    《诗经.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春秋时,晋公子重耳为避骊姬之乱,曾逃亡到齐、楚、秦等国。秦穆公的夫人是重耳的姐姐。秦穆公想扶植

  • 辅车相依

    《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大车载物必用辅支持,故辅车有相依之关系。后用为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典故。章炳麟《致梁启超书》:“以言政党,犹非其时;若云辅车

  • 快牛破车

    《晋书.石季龙载记》:“石季龙,勒之从子也。……年六七岁,有善相者曰:‘此儿貌奇有壮骨,贵不可言。’永兴中(此应指晋惠帝年号为公元304-306),与勒相失。后刘琨(西晋将领,曾长期坚守晋阳,与刘聪,

  • 怒冠三挂

    《新唐书.杜甫传》:“甫尝醉登严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后以“怒冠三挂

  • 墨磨盾鼻

    同“磨盾鼻”。清张问陶《赠方荷严光禄》诗:“墨磨盾鼻朝驰檄,米淅矛头夜拥兵。”

  • 瑰迈

    意谓文笔秀逸洗炼。《新唐书.李商隐传》:“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词语瑰迈】   汉语大词典:瑰迈

  • 操割

    源见“操刀伤锦”。喻居官处理政事。唐张九龄《在郡秋怀》诗之一:“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词语操割】   汉语大词典:操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