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旷日弥久

旷日弥久

又作“旷日持久”。旷:荒废;耽误。弥:长久。指时间长久。宣统时,邮传部上奏说:中国领土面积宽广长大,边疆地区遥远,必须有直的、横的通达东、南、西、北四境的各大干线铁路,才足可以行使国家政治权力而掌握重要中心。以前规格筹划不妥当,以致铁路行政错误杂乱、纷繁歧异,不分枝路、干路,不体谅民众财力、人力,一张纸呈文字申请,就准许商人办理铁路。于是几年以来,广东就收到铁路商办股金达一半,但修造铁路不多。四川就倒亏欠帐很大,参奏揭发追查也没有着落。湖南、湖北就是开办多年,白白地供给坐在那里消耗经费,依照这样耗费下去,恐怕耽误时间,拖得很久,百姓受到累害越深,国家和民众上下都受到这种损害。应当呈请朝廷决定主要铁路干路都收归国家所有开筑经营,铁路枝路听任民众自己去修筑。通告指示人民,宣统三年(1911年)以前各省分设公司集股商办的主要铁路干路,应当自即日起由国家收回。急迫谋划修筑铁路干路,全部废除以前批准商办主要铁路干路的旧案。

【出典】:

清史稿》卷25《宣统皇帝本纪》991、992页:“(邮传部)奏言:‘中国幅员广袤,边疆辽远,必有纵横四境诸大干路,方足以利行政而握中枢。从前规画未善,致路政错乱分歧,不分枝干,不量民力,一纸呈请,辄准商办。乃数载以来,粤则收股及半,造路无多。川则倒帐甚巨,参追无着。湘、鄂则开局多年,徒供坐耗。循是不已,恐旷日弥久,民累愈深,上下交受其害。应请定干路均归国有,枝路任民自为。’”

【例句】:

梁启超《王荆公传》7章:“贤才不用,法度不修,偷假岁月,幸或可以无他,旷日持久,则未尝不终于大乱。”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99回:“以今日外交吃紧,若舍事实而争言法理,势必旷日持久,治丝益棼,陆沉之忧,悬于眉睫。”


见“旷日持久”。《史记·刺客列传》:“太子丹曰:‘太傅之计,~,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词语旷日弥久】  成语:旷日弥久汉语词典:旷日弥久

猜你喜欢

  • 垂缰之恩

    南朝 宋刘敬叔《异苑》卷三:“苻坚为慕容冲所袭,坚驰騧马,堕而落涧,追兵几及,计无由出。马即踟蹰,临涧垂鞍于坚。坚不能及,马又跪而授焉,坚援之,得登岸而走庐江。”后以“垂缰之恩”为义马救主的典实。清周

  • 叩辕行歌

    汉.刘向《说苑.尊贤》:“宁戚故将车人也,叩辕行歌于康之衢,桓公任之以国。”春秋时,宁戚怀才不遇,替人放牛赶车。有一天他驾车行驶在康的大道上,不断叩击车辕唱着歌,以抒发不得其志的胸中郁闷。后来他被齐桓

  • 修文白玉

    源见“地下修文”、“玉楼受召”。指文人之死。明张煌言《挽董天鉴孝廉》诗之二:“结客黄金良不易,修文白玉竟何如!”

  • 楚白珩

    《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飧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三国吴.韦昭注:“珩,珮上之横者。”春秋时,楚国所产之白玉,

  • 水剩山残

    源见“残山剩水”。指国土分裂、山河残破的景象。清无名氏《指南梦》第九曲:“叹息长江天堑,水剩山残。”见“残山剩水”。清·无名氏《指南梦》9曲:“叹息长江天堑,~。”【词语水剩山残】  成语:水剩山残汉

  • 瑶林

    同“瑶林琼树”。宋陈师道《送法宝禅师》诗:“晚始识其子,瑶林一枝秀。”【词语瑶林】   汉语大词典:瑶林

  • 太阿破敌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楚王召风胡子而问之曰:‘寡人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此二人甲世而生,天下未尝有,精诚上通,天下为烈士。寡人愿赍邦之重宝,皆以奉子,因吴王请此二人作铁剑,可乎?’

  • 徐偃笔

    源见“徐偃”。喻指毫锋柔软的毛笔。宋苏轼《东坡题跋五.书鲁直所藏徐偃笔》:“鲁直出众工笔,使仆历试之,笔锋如著盐曲蟮,诘曲纸上。鲁直云:‘此徐偃笔也。’有筋无骨,真可谓名不虚得。”【词语徐偃笔】   

  • 材不材

    同“才与不才间”。清 丘逢甲《题俞柏惠呆人听瀑图》诗:“尘根久净耳非耳,道旨中存材不材。”

  • 田横海中客

    同“田横客”。宋苏辙《秦穆公墓》诗:“岂如田横海中客,中原皆汉无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