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昭陵石马

昭陵石马

《天宝遗事》:“潼关之战,禄山将崔乾祐领白旗军左右驰突,又见黄旗军数百队,官军潜谓是贼,不敢逼之。须臾,见与乾祐斗,黄旗军不胜,退而又战者不一,俄不知所在。后昭陵(注:唐太宗陵墓)奏:是日灵宫前石人马汗流。”(引自《佩文韵府》卷七十四)又《钦定唐书.五行志》:“至德二载,昭陵石马汗出。”

据传闻记载,唐军与安史叛军在潼关作战时,唐太宗陵寝地的石人石马曾帮助官军抗击叛军。后据看守昭陵的官员报告说,此日陵宫前的石人石马悉皆流汗。后因用为咏陵寝地石人石马显灵,抗敌助战的典故。

唐.李商隐《复京》诗:“虏骑胡兵一战催,万灵回手贺轩台。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此借以赞李晟战胜朱泚军不依靠各道兵马援助。


【典源】 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阵之既败也,(崔) 乾祐领白旗引左右驰突往来,我军视之,状若神鬼,又见黄旗军数百队,军官潜谓是贼,不敢逼之。须臾,又见与乾祐斗,黄旗不胜,退而又战者不一,俄然不知所在。后昭陵奏: 是日灵宫石人马汗流。”

【今译】 唐玄宗时,安禄山起兵作乱,唐将哥舒翰与叛军崔乾祐部作战。崔乾祐领白旗左右奔驰来往,其势汹汹,忽然见到黄旗军几百队,与崔军作战,不能取胜,退而又战,一会儿又不见了。后来昭陵 (唐太宗墓) 官报告,当天墓前的石人石马流汗。即其显灵曾与叛军战斗。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与叛军作战,维护王室。

【典形】 驰石马、石马、石马汗流、五陵石马、昭陵石马、石马在昭陵、石马汗如水、石马灵战。

【示例】

〔驰石马〕 清·黄遵宪《乌之珠歌》:“何如死殉待昭陵,风雨灵旗驰石马。”

〔石马〕 唐·杜甫《行次昭陵》:“玉衣晨自举、石马汗常趋。”

〔石马汗流〕 明·高启 《神弦曲》:“秋灯画壁重烟埃,石马汗流神下来。”

〔五陵石马〕 清·陈维崧《沁园春·题徐渭文》:“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

〔昭陵石马〕 唐·李商隐《复京》:“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


猜你喜欢

  • 支遁爱鹰

    源见“支公好”。指高人雅士纵情适性的情趣。唐司空图《退栖》诗:“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

  • 天壤王郎

    《世说新语.贤媛》:“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迁谢家,意大不说(悦)。太傅(谢安)慰释之曰:‘王郎,逸少(王羲之)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憾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同“导”,引导。齐:整齐,约束。格:方正。 用道德来加以诱导,用礼法来加以约束,人们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循规蹈矩。语出《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宋.李攸《宋朝事实》卷

  • 目如岩电

    同“眼如电”。清唐孙华《赠赵松一》诗:“辩如悬河注,目如岩电烂。”

  • 丰屋之祸

    同“丰屋之戒”。三国 魏杨阜《谏营洛阳宫殿观阁疏》:“王者以天下为家,言丰屋之祸,至于家无人也。”【词语丰屋之祸】  成语:丰屋之祸汉语大词典:丰屋之祸

  • 起死回生

    指扁鹊看病能把垂危病人医治复活。后以此典比喻医术高明,药到病除;或比喻能挽回败局的高超本领。扁鹊,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mào帽,今河北任丘北)人。学医于长桑君。扁鹊精于各种医学,反对当时以巫术治病

  • 大夫枝

    同“大夫松”。唐李峤《松》诗:“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词语大夫枝】   汉语大词典:大夫枝

  • 祸从口出

    祸多因说话不慎而生。晋代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见“祸从口出,患从口入”。鲁迅《华盖集续编·再来一次》:“在这样‘~’之秋,给自己也辩护得周到一点罢。”【词语祸从口出】  成语:祸从口出

  • 班扇

    同“班女扇”。南朝 齐谢朓《和王主簿怨情》诗:“相逢咏《蘼芜》,辞宠悲班扇。”唐鲍溶《上阳宫月》诗:“合裁班扇思行幸,愿托凉风箧笥嫌。”唐李商隐《喜雪》诗:“班扇慵裁素,曹衣讵比麻。”【词语班扇】  

  • 劝君莫惜金缕衣

    金缕衣:即金线所织之衣。古代贵族的华丽服装。缕,线。 劝人及时行乐之语。语出唐.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宋.晏殊《酒泉子》:“劝君莫惜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