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克绍箕裘”。指先辈的事业或继承先辈之业。元 汪元亨《折桂令.归隐》曲:“平生何限风流,先世簪缨,旧业箕裘。”
源见“子猷惜此君”。指竹子。清褚人获《坚瓠八集.碧芦》:“〔蔡珪〕于官舍东堂,种碧芦以寄意,因作长短句曰:‘青君那肯顾寒乡,试着葭芦拟汶篁。”【词语青君】 汉语大词典:青君
《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成玄英疏:“饮啄自在,放旷逍遥,岂欲入樊笼而求服养?譬养生之人萧然嘉遁,唯适情于林籁,岂企羡于荣华?”谓鸟类饮食随心。后亦泛指人的饮食。《景
战国时张仪故事。《史记.张仪列传》:张仪游说诸侯,楚相怀疑其盗璧,执之,掠笞数百。“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孟子.尽心上》:“大匠不为拙工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后因以“引而不发”喻指作好准备,待机行事。清薛福成《论俄罗斯立国之势》:“沈机观变,引而不发。”亦比喻善加启发诱导而
《会稽典录》:“盛吉字君达,拜廷尉,性多仁惠,务在哀矜。每冬月罪囚当断,其妻执烛,吉持丹青笔,相向垂泣。”盛吉作为廷尉(掌管刑狱),每年冬季处理囚犯时,吉手执朱笔,夫妻相对而泣,不忍心判处罪刑。后用为
源见“管宁割席”。借指朋友断交。宋苏轼《刘莘老》诗:“顾嫌任安躁,未忍裂坐茵。”
源见“西施”、“南威”。西施、南威都是春秋时的美人。后以“西眉南脸”比喻女子容貌美丽。唐李咸用《巫山高》诗:“西眉南脸人中美,或者皆闻无所利。”并列 西施、南威都是春秋时的美人。形容美人的容颜。唐·李
同“槐柯蚁穴”。宋刘克庄《念奴娇.丙寅生日》词之五:“丹汞灰飞,黄粱炊熟,跳出槐宫里。”
源见“雉坛”。指结交相见所执之礼品。王闿运《上征赋》:“倾邵叟之雅望兮,托雉?(同贽)以纳交。”独应《论文章之意义暨及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虽有文章,犹之雉贽,于己无与,更何与于人。”【词语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