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晋君听琴

晋君听琴

韩非子.十过》:春秋时,卫灵公携乐官师涓访晋,晋平公欲闻新声而使师涓鼓琴。未终曲,晋乐师旷阻止不用再弹,平公问其所以,“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及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至于濮水而自投。故闻此声者,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其国必削。不可遂。’”平公固请师旷允许师涓奏完此乐,又请师旷奏清徵之声,接着又要求师旷奏清角之声,“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而有玄云自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癃(手足不灵活)病。”

春秋时候晋平公喜听音乐,追求逸乐,他固请师旷奏清角之声,结果引出晋国大旱,他自己也得了罢癃的病症。这个故事虽然玄虚,而韩非的用意却在于指出,不务治国之本,却一味追求声色享乐,其结果必然导致穷身败国。后以“晋君听琴”比喻不务国政,却一味追求声色狗马引出的教训。“靡靡之乐”后常作“靡靡之音”,原形容柔弱、委靡不振的乐声,后泛指一切不健康的黄色乐曲。

史记.殷本纪》:“(纣)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郭沫若《孔墨的批判》:“故尔所谓‘郑声淫’的‘淫’应该是过高的意思,决不是如像《毛毛雨》之类的那种所谓靡靡之音,倒是可以断言的。”


【典源】 《韩非子·十过》:“(卫灵公)遂去之晋。晋平公觞之于施夷之台。酒酣,灵公起曰:‘有新声,愿请以示。’平公曰:‘善。’…… (晋平公) 反坐而问曰:‘音莫悲于清徵 (zhi) 乎?’师旷曰:‘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作为清角。今主君德薄,不足听之,听之将恐有败。’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愿遂听之。’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而有玄云从西北方起; 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癃病。”

【今译】 春秋时卫灵公到晋国去,晋平公在施夷之台设宴欢迎。酒酣之时,灵公起身说:“听说有新乐,请演奏。”平公说:“好。”于是平公先让师涓演奏清商之曲,又使师旷弹奏清徵之音。平公又问:“没有比清徵更新的音乐吗?”师旷答道:“清徵不如清角。”平公说:“可以听听吗?”师旷说:“不可以听。从前黄帝与鬼神在泰山之巅聚会,作下《清角》乐曲。您今德薄,不能听它,听了恐将招祸。”然而平公坚持要听,师旷不得已而弹奏。一弹,则黑云从西北方涌来; 再弹,顿时风雨交加,撕碎帘帷,掀翻食具,吹落屋瓦。宾客四散逃走,平公伏在屋子里怕得发抖。以后晋国连续三年大旱,赤地千里,平公也身患重病。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音乐泣鬼神、惊天地; 也用以指君主不理政事,逸乐误国。

【典形】 飞瓦弹清角、晋君听琴、清角。

【示例】

〔飞瓦弹清角〕 宋·苏轼《次韵刘景文赠傅羲秀才》:“未能飞瓦弹清角,肯便投泥戏泼寒。”

〔晋君听琴〕 唐·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

〔清角〕 魏·曹丕《善哉行》:“清角岂不妙,德薄所不任。”


猜你喜欢

  • 沈约瘦

    《梁书.沈约传》载:沈约,字休文,谥隐侯,历仕宋、齐、梁,曾做过东阳太守。晚年不甚得志,给好友徐勉写信诉苦:“开年以来,病增虑切,当由生灵有限,劳役过差,总此凋竭,归之暮年,牵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观旁

  • 乘龙

    唐.欧阳洵等辑《艺文类聚》类四十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儶字文英,与李元礼(李膺)俱娶太尉桓焉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东汉时,孙催与李膺都娶太尉桓焉女为妻,因孙、李当时俱属

  • 滥尸

    源见“滥竽充数”、“尸位素餐”。自谦才弱滥居官位。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谬掌卫于中军,滥尸丞于御史。”亦指居其位而未尽其责。宋欧阳修《国学试策第三道》:“贤者旌之以劝善,不贤者罚之以去恶,则列职虽云

  • 郡守帷

    源见“褰帷”。泛指郡太守出巡的车帷。唐张谓《寄崔澧州》诗:“共襆台郎被,俱褰郡守帷。”

  • 疾雷破柱

    源见“未惊雷破柱”。形容雷声的迅急猛烈。宋刘筠《即目》诗:“疾雷徒破柱,幽草不迎凉。”【典源】《世说新语·雅量》:“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

  • 秦公子

    《文选》卷三十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王粲.序》:“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王粲.序》中称王粲为秦川贵公子。后遂用为王粲之代称。唐

  • 追风蹑影

    同“追风蹑景”。明梅鼎祚《玉合记.赠处》:“是好马,那竹批双耳,镜夹方瞳,灭没权奇,追风蹑影,小生虽乏鸿章,敢扬骏骑。”见“追风蹑景”。【词语追风蹑影】  成语:追风蹑影汉语大词典:追风蹑影

  • 攻错

    琢磨。《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攻:制造、加工。错是磨玉石的工具。攻错,本为琢磨,后多比喻以别人的长处为借鉴来改正自己的过失。【词语攻错】   汉语大词典:攻错

  • 冷如冰霜

    见“冷若冰霜”。浩然《艳阳天》:“一见爸爸那没有任何表情、~的脸,肚子里的话儿,全都跑个没影儿了 。”

  • 恺恺君子

    见“恺悌君子”。李国文《花园街五号》:“他实在又可算得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