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文章词藻华丽但内容空洞,或形容言过其实,表面好看,不讲实效。公元前622年,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卫国后,回国途中,在宁邑旅舍下榻。旅舍负责官员宁嬴陪他返回国都,但只送他到温这个地方便回来了。宁嬴的妻
同“随车甘雨”。宋范成大《次韵袁起岩甘雨即日应祈》:“天遣贤侯惠此州,随车一雨缓千忧。”
源见“山阳笛”。泛指追念、伤悼亡友之作。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原谓正色,态度严正,后亦以“抗颜”指为人之师。清黄景仁《赠程生入中》诗:“抗颜已弥载
源见“姜后脱簪”。取下簪珥等头饰,表示自责请罪。多以指后妃劝君王勤政的懿德贤行。《史记.外戚世家》:“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词语脱簪珥】 汉语大词典:脱簪珥
《后汉书.逢萌传》:“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侯迎拜谒,既而掷楯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
《孙子.计》:“兵者,诡道也。”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后以“兵行诡道”谓用兵之道在于诡伪莫测。《水浒传》七九回:“高太尉道:‘非也!自古兵书有云:兵行诡道。岂可用得正大?’”主谓 指挥作战
源见“陶潜柳”。指陶潜。宋杨万里《张功父请祠甚力得之简以长句》诗:“老夫老矣不归去,五柳先生应笑汝。”亦泛指志趣高尚的隐士。唐雍陶《和孙明府怀旧山》:“五柳先生本在此,偶然为客落人间。”【词语五柳先生
《荀子.不苟》:“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矣。”后以“兼权尚计”谓全面权衡,深思熟虑。宋曾巩《〈陈书〉目录序》:“然而兼权尚计,明于任使,恭俭忧人,则其始之所以兴;惑于邪臣,溺
参见:曾子驾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