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

源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喻暗中进行活动。《三国演义》九六回:“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


述宾 原为以正面诱敌而从侧面突袭的战略。语本《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以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三国演义》96回:“(司马)懿曰:‘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之计。’”后多用以比喻暗中行事或男女之私通。西门丁《刺客惊龙》:“他正暗暗庆幸这~之计,不料头顶一块斜生的大石上,飞下无数石块。”《金瓶梅》69回:“此是哥明修栈道,~的计策。”△描写暗中行事。→暗度金针 声东击西 ↔明火执仗 明目仗胆。也作“暗渡陈仓”。


解释陈仓: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比喻用假象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

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梁、楚之地的九个郡,以彭城为都城。他背叛了以前订立的盟约,重新立沛公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和汉中,以南郑为都城。……四月,各路诸侯解散军队,各自回归封国。汉王刘邦前往自己的封国,项羽派三万士卒跟随他,楚国以及诸侯军队中仰慕汉王而自愿跟从他的有几万人。汉王带领军队从杜南之地进入蚀中,他们过去后就焚烧了栈道,以防备诸侯的军队来袭击,同时向项羽表示自己没有向东进军的意图。……八月,汉王采用韩信的计策,从另外一条路返回关中,袭击雍王章邯。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雍王的士兵战败,退兵逃走;雍王的败兵在好畤停止败逃,并和汉军交战,又一次失败,逃到了废丘。汉王于是平定了雍地。汉王向东进军到达了咸阳,率领军队把雍王围困在废丘,同时派遣各位将领平定了陇西、北地和上郡。

近义瞒天过海

反义明目张胆

例句

广大散户股民还在拼命买入的时候,庄家们早已暗度陈仓,撤出了自己的资金。


【词语暗度陈仓】  成语:暗度陈仓汉语词典:暗度陈仓

猜你喜欢

  • 长鸣都尉

    宋 陶穀《清异录.灵寿子》:“武宗(唐武宗)为颍王时,邸园畜禽兽之可人者,以备十玩,绘《十玩图》,于今传播:九皋处士,鹤;玄素先生,白鹇;长鸣都尉,鸡。”后遂以“长鸣都尉”为鸡的别称。偏正 鸡的别称。

  • 铁杵磨针

    《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后世谚语“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即本此事。后常以此勉励人刻苦用功,贵在坚持,只要有恒心,功

  • 羊羹壶餐

    《战国策.中山》:“中山君(中山武公)飨都士(指飨食给都邑之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春秋时中原地方小国名),中山君亡(逃亡,逃走)。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

  • 照乘珠

    源见“魏车委照”。泛指宝珠。唐独孤良器《赋得沉珠于泉》:“皎洁沉泉水,荧煌照乘珠。”亦喻指杰出人才。唐高適《涟上别王秀才》诗:“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词语照乘珠】   汉语大词典:照乘珠

  • 六月飞霜

    《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于燕地。”李善注引《淮南子》:“邹衍尽忠于燕惠王,惠王信谗而系之。邹子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按,今本《淮南子》无此文。《初学记》卷二引作“

  • 掩袂对怀王

    源见“掩鼻计”。谓对君王用衣袖掩鼻。指中了诡计。唐李白《惧谗》诗:“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

  • 十鼠同穴

    比喻坏东西集中在一处,可以一网打尽。《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收三官以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主谓 比喻把坏人集中一处而歼灭之。《三国志·魏书·鲍勋传》:“勋

  • 杜乔直

    《后汉书.杜乔传》:“杜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也。……汉安元年,以乔守光禄大夫,使徇察兖州。表奏太山太守李固政为天下第一;陈留太守梁让、济阴太守汜宫、济北相崔瑗等赃罪千万以上。……时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侍

  • 汉珮

    同“汉皋佩”。宋孙光宪《临江仙》词之二:“终是有心投汉珮,低头但理秦筝。”

  • 顾而言他

    见“顾左右而言他”。《扫迷帚》21回:“那三人见话不投机,便~。”△用于描写为难。→顾说他事【词语顾而言他】  成语:顾而言他汉语大词典:顾而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