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曳裾王门

曳裾王门

曳(yè叶):拖。裾(jū居):外衣的大襟。“曳裾”就是长襟拖地。“曳裾王门”描绘了出入王侯之门的形象,齐(治今山东临淄)人邹阳,善文辩。初从吴王刘濞(bì必),写有《上吴王书》,劝刘濞不要起兵叛汉。其中说道:“我听说蛟龙昂首奋翼,就会浮云雨雾顺势而来;圣明的王侯磨砺志节、提高道德,那么谋士贤臣就会慕名投奔。现在,如果我奋其智能,极尽谋虑,那么可在任何一个诸侯国博取官爵;如果我善于掩饰自己的内在想法,那么任何一个王侯之门我都可以曳裾而入,充当食客的。”后以“曳裾王门”为言奔走投靠权贵之门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51《邹阳传》2338、2340页:“邹阳,齐人也。”“其辞曰:‘……臣闻交(蛟)龙襄首奋翼,则浮云出流,雾雨咸集。圣王底(通“砥”,磨砺)节修德,则游谈之士归义思名。今臣尽智毕议,易精极虑,则无国不可奸(通“干”,干渴追求);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例句】:

唐·李白《行路难》之二:“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唐·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 唐·顾况《闲居述怀》:“贫居谪所谁推毂,仕向侯门耻曳裾。” 唐·朱长文《送李司直归淅东幕兼寄鲍将军》:“会作王门曳裾客,为余前谢鲍将军。” 唐·吕温《道州酬送何山人之容州》:“匣有青萍筒有书,何门不可曳长裾。” 唐·韦庄《下第题青龙寺僧房》:“题柱未期归蜀国,曳裾何处谒吴王。” 宋·曾巩《简翁都官》:“倦游公府曳长裾,笑上扁舟指旧庐。” 清·顾炎武《酬李子德二十四韵》:“客舍轻弹铗,王门薄曳裾。”


述补 曳,拖;裾,衣服的大襟。奔忙于王侯权贵的门下。语本汉·邹阳《上吴王书》:“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唐·李白《行路难》诗:“弹剑作歌秦苦声,~不称情。”※曳,不读作zhuài。△多用于际遇方面。→趋炎附势 ↔贫贱骄人 曳尾涂中


【词语曳裾王门】  成语:曳裾王门汉语词典:曳裾王门

猜你喜欢

  • 田方简傲

    源见“贫贱骄人”。谓蔑视富贵。唐李瀚《蒙求》:“陈逵豪爽,田方简傲。”

  • 坑儒烧书

    同“焚书坑儒”。《后汉书.申屠传》:“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王,至为拥篲先驱,卒有坑儒烧书之祸。”

  • 存荆

    同“存楚”。汉班固《幽通赋》:“木(段干木)偃息以蕃魏兮,申(申包胥)重茧以存荆。”【词语存荆】   汉语大词典:存荆

  • 玉燕

    同“玉燕钗”。唐孟郊《悼亡》诗:“泉下双龙无再期,金蚕玉燕空销化。”【词语玉燕】   汉语大词典:玉燕

  • 舐痔结驷

    源见“吮痈舐痔”。讽刺邪奸之徒谄媚求得官爵名位。汉赵壹《刺世疾邪赋》:“佞谄日炽,刚克消亡。舐痔结驷,正色徒行。”

  • 奉赵

    见“完壁归赵”条。

  • 挥日

    同“挥戈回日”。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酣战仍挥日,降妖亦斗霆。”【词语挥日】   汉语大词典:挥日

  • 图反之诮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初,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注:晋侯,晋文公;竖,未成年之孩童;守藏,保管财物)。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及入,求见。公辞焉以沐。谓仆人曰(以下头须语):‘沐则心覆,

  • 题柱

    东汉.赵岐《三辅决录》:“长陵田凤,字季宗,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东汉尚书郎田凤,仪貌端正。汉灵帝在殿柱上题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后遂用为

  • 狗彘不如

    彘:猪。连狗猪都不如。指人的品行极其卑劣无耻。语本《荀子.荣辱》:“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见“狗彘不若”。【词语狗彘不如】  成语:狗彘不如汉语大词典:狗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