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曹蜍李志

曹蜍李志

世说新语.品藻》:“庾道季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

曹蜍指晋人曹茂之,字永世,小字蜍,彭城人;李志字温祖,江夏钟武人。二人均善书,但为人无可称处,不为时人所重。后以“曹蜍李志”指不足道的小人物,或表示对人的轻视。

宋.黄庭坚《豫童集》二八《书右军帖后》:“曹蜍李志辈书字,政与右军父子争衡,然不足传也。”


猜你喜欢

  • 燕诒

    源见“诒燕”。谓使子孙后代安吉。《宋史.乐志九》:“钦翼燕诒,禋享是崇。”又:“道光授受,谋深燕诒。”【词语燕诒】   汉语大词典:燕诒

  • 麾之即去

    《史记.汲郑列传》:“使黯(汲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 育亦不能夺之矣。”原形容性情刚直不屈,能坚持原则。后反用其语,意谓命令他走就离开。形容服从指

  • 蟠桃宴

    宋官本杂剧中有《宴瑶池爨》。金院本有《王母祝寿》一本,《蟠桃会》一本,《瑶池会》一本。至元代,钟嗣成著杂剧《蟠桃会》。惜以上剧本均已亡佚。王母娘娘《蟠桃会》故事,在宋代已广泛流传,并编成戏曲演出。故事

  • 知子莫若父

    《管子.大匡》:“鲍叔曰:‘先人有言,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知:了解。莫:没有。若:象。指没有象父亲那样了解儿子的。后因以“知子莫若父”为父亲最了解自己儿子的典故。唐.李德裕《荀悦论高祖武宣论》

  • 公孙恃险

    《后汉书.公孙述传》:“述恃其地险众附,有自立志,乃使其弟恢于绵竹击宝、忠,大破走之,由是威震益都……于是自立为蜀王,都成都。”“建武元年四月,遂自立为天子,号成家。”东汉初,公孙述凭仗蜀地之险,聚众

  • 玉呈楚国

    源见“和氏之璧”。谓才士或忠贞之臣终于为朝廷所知或所用。清袁枚《烹珠叹》诗:“玉呈楚国冤虽雪,剑化延津死未甘。”

  • 树静风停

    源见“风木之悲”。比喻父母亡故,不得奉养。清黄遵宪《己亥杂诗》之三十八:“树静风停梦不成,枕函侧倚泪纵横。”

  • 留侯隐

    源见“留侯慕赤松”。泛指功成身退,辞官归隐。唐许浑《贺少师相公致政》诗:“门临二室 留侯隐,掸依三川越相归。”

  • 季龙沉璧

    《晋书.石季龙载记》:“季龙起河桥于灵昌津,采石为中济,石无大小,下辄随流,用功五百余万而不成。季龙遣使致祭,沉璧于河。俄而所沉璧流于渚上,地震,水波腾上,津所殿观莫不倾坏,压死者百余人。季龙恚甚(恚

  • 涉猎

    涉水猎兽,顾不到对周围进行细心的观察。后以“涉猎”比喻泛览群书,并不进行深入钻研。《汉书.贾山传》:“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词语涉猎】   汉语大词典: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