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陆贾金”。明张煌言《送黎大行濒行以途穷为恨赋诗见示仍用前韵答之》:“殿上未归和氏璧,橐中谁赐陆生金。”
《诗.小雅.四月》:“滔滔江 汉,南国之纪。”郑玄笺:“江也、汉也,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壅滞;喻吴 楚之君能长理旁侧小国,使得其所。”后因以指南方。南朝 梁江淹《王侍中为南蛮校尉诏》:“赞政南纪
源见“绵上隐”。称有功不求赏而避世隐居。清钱谦益《母刘氏赠恭人》:“不愧介山之隐,亦已足矣。”
在文雅的园囿里逍遥,在礼乐的场圃里飞翔。 表示具有高尚的情趣。语出《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是以发秘府,览书林。遥集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礼乐之场。”李善注:“言以文雅为园囿,以礼乐为场囿。”南朝.
源见“青藜照阁”。指勤奋学读的学者刘向。明汪廷讷《种玉记.赠玉》:“这玉杖啊,似伴伊三岛烟霞友,胜藜火夜明刘”。
南朝梁.殷芸《小说》:“武侯(诸葛亮)与宣王(司马懿)治兵,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密觇武侯,乃乘素舆葛中,持白羽扇指麾,三军随其进止。宣王叹曰:‘真名士也。’”羽扇,鸟羽所制的扇。最初扇羽为十根,东
介之推:又称介推。春秋时晋国人,曾跟随晋文公流亡国外,颇著勋劳。禄:禄位,赏赐。 介之推不谈论禄位的事,而颁赐禄位也没有考虑到他。 后用以比喻不求人知者,也终于被人遗忘。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廪竹之婴”指包藏于大竹筒中的男
《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朱熹集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后因用“精益求精”表示已经很好还求更好。清赵翼《瓯北诗
源见“千斛米”。指索要的馈赠。宋黄庭坚《几复答予所赠三物》诗之三:“不取丁仪米,疑成校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