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

世说新语.假谲》:“魏武(魏武帝曹操)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三国时,曹操率领部队行军,有一次一时没有找到水源,军兵干渴难忍。操下令假说前有梅林,众军听后竟然真地望梅而止渴,继续前行直至找到水源。

后因以“望梅止渴”比喻虚偿所愿,与“画饼充饥”之义相近。宋.辛弃疾《沁园春.和吴子似县尉》词“搔首踟蹰,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水浒传》第五十一回:“雷横道:‘我赏你三五两银子,也不打紧,却恨今日忘记带来。’白秀英道:‘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连动 原指想吃梅子就会流口水用以止渴。后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曹操)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宋·沈括《梦溪笔谈·讥谑》:“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也。”△贬义。多用于描写借空想以自慰。→画饼充饥。也作“说梅止渴”、“望梅消渴”。


【典源】 《世说新语·假谲》:“魏武(曹操) 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今译】 曹操率兵行军,路途中找不到水源,军士皆渴,曹操说:“前方有一大梅林,结满梅子,又酸又甜,吃梅子可以解渴。”兵士听到这一消息,不禁流出口水,曹操趁此迅速前进,得以到达有水之处。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用空想进行安慰; 也用以咏梅。

【典形】 将军止渴、渴望梅、梅林止渴、说梅止渴、望林止渴、望梅、止渴思梅、岭梅止渴、魏帝指前林、渴将军。

【示例】

〔将军止渴〕 唐·罗隐《梅》:“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与将军止渴来。”

〔渴望梅〕 唐·罗隐《丁亥岁作》:“病想医门渴望梅,十年心地仅成灰。”

〔梅林止渴〕 北周·庾信《出自蓟北门行》:“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

〔说梅止渴〕 宋·李清照 《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 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望林止渴〕 宋·张孝祥《枢密端明先生宠分新茶》:“却笑麄官成漫与,望林止渴竟无梅。”

〔望梅〕 唐·白居易《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望梅阁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

〔止渴思梅〕 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便是止渴思梅,充饥画饼。因甚顷刻休?”


【词语望梅止渴】  成语:望梅止渴汉语词典:望梅止渴

猜你喜欢

  • 醉翁之意

    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官场现形记》第八回: “仇五科说: ‘翩翁是 “醉翁之意” 罢哩。’ ” 参见:○醉翁之意不在酒【词语醉翁之意】  成语:醉翁之意

  • 范丹守

    源见“甑尘釜鱼”。谓像范丹那样,安于贫困而清节自守。清陈梦雷《赠臬宪于公》诗:“谁识范丹守,犹甘原宪贫。”

  • 八拜之交

    八拜:古代对父辈亲友行八拜礼。见宋代邵伯温《闻见前录》十记李稷拜访文彦博事。交:友谊。旧时因称结拜兄弟、姊妹为八拜之交。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有一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

  • 洴澼药

    源见“不龟手药”。指可治手上冻裂的药。洴澼,漂洗。冬天在水里漂洗丝绵,手易冻裂,须以药治之。比喻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微才薄技。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之二一:“龟手正需洴澼药,语君珍重百金方。”

  • 遗表不死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死于军,明年五十四。……”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在《

  • 世路险孟门

    《文选》卷五十五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呜呼!世路险巇,一至于此!太行、孟门岂云嶃绝?”唐.李贤注:“孟门、太行,二山名也。”巇,音xī,险巇,艰险。嶃,音zhǎn,嶃绝,险峻。刘孝标认为,世道

  • 登楼啸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佚文》:“刘越石(刘琨)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刘始夕乘月登楼清啸。胡贼闻之,皆凄然长叹。中夜吹奏胡笳,贼皆流涕,人有怀土之切。向晓又吹,贼并起围奔走。或云是刘道真

  • 识微知著

    同“识微”。《新唐书.杜佑传》:“传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管仲有言:‘国家无使勇猛者为边境。’此诚圣哲识微知著之略也。”并列 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实质与发展趋势。《新唐书·杜佑传》:

  • 叹离离

    源见“黍离愁”。抒发兴亡的感慨之情。宋张榘《贺新凉.送刘澄斋制干归京口》词:“叹离离,荒宫废苑,几番禾稷。”

  • 黄粱

    同“黄粱梦”。明李东阳《麓堂诗话》:“陈媿斋 师召在南京,尝有梦中诗寄予,予戏答之曰:‘举世空惊梦一场,功名无地不黄粱。凭君莫向痴人说,说向痴人梦转长。’”【词语黄粱】   汉语大词典:黄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