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朝不虑夕

朝不虑夕

亦作“朝不谋夕”,“朝不及夕”,形容形势极其危急,只能顾眼前,不暇作长久打算。公元前542年,鲁国大夫穆叔参加诸侯澶渊之盟回国,进见孟孝伯,对他说,赵武将死了。他的话毫无远虑,不象百姓的主人,而且年纪不到五十,絮絮叨叨好象八九十岁的人,他不能活得很长了。如果赵武死了,韩起将掌握晋国政权,您何不对季孙提起此事,可以及早建立友好。如不这样,鲁国可要危险了。孟孝伯说,人一辈子能有多久,谁能没有点得过且过?早晨活着到不了晚上,哪里用得着去建立友好?穆叔出去,告诉别人,孟孝伯将要死了。我告诉他赵武得过且过,但他又超过了赵武。于是他又和季孙提到此事,季孙也没有采纳。次年,赵武死,晋国公室地位下降,政出多门,韩起担任正卿,不能使晋国继续当霸主。鲁国不堪晋国的无厌诛求,因而有了平丘之会。

【出典】: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三十一年春王正月,穆叔至自会,见孟孝伯。语之曰:‘赵孟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若赵孟死,为政者其韩子乎!吾子盍与季孙言之,可以树善,君子也。晋君将失政矣,若不树焉,使早备鲁,既而政在大夫,韩子懦弱,大夫多贪,求欲无厌,齐、楚未足与也,鲁其惧哉!’孝伯曰:‘人生几何,谁能无偷?朝不及夕,将安用树?’穆叔出而告人曰:‘孟孙将死矣。吾语诸赵孟之偷也,而又甚焉。’又与季孙语晋故,季孙不从。及赵文子卒,晋公室卑,政在侈家。韩宣子为政,不能图诸侯。鲁不堪晋求,谗慝弘多,是以有平丘之会。”

【例句】:

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 西晋·李密《陈情表》:“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宋·沈作哲《寓简》:“甚矣!子之贫,朝不谋夕,而无憔悴之色。”


见“朝不谋夕”。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词语朝不虑夕】  成语:朝不虑夕汉语词典:朝不虑夕

猜你喜欢

  • 陈农

    《汉书.艺文志》:“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后因以“陈农”指代搜求古旧遗书的人。唐司空曙《送李嘉祐正字括图书兼往扬州觐省》诗:“儒官比刘向,使者得陈农。”【词语陈农】   汉语

  • 瓠子

    同“瓠子歌”。唐高適《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一:“空传歌《瓠子》,感慨独愁人。”【词语瓠子】   汉语大词典:瓠子

  • 如椽健笔

    同“如椽笔”。金高永《大江东去.滕王阁》词:“遥忆才子当年,如椽健笔,坐上题佳句。”见“大笔如椽”。宋·刘过《水龙吟》:“想见鸾飞,~,檄书亲草。”

  • 囊沙量沙

    源见“囊沙”、“唱筹量沙”。泛指相机破敌的不同战术。明朱鼎《玉镜台记.石勒称王》:“增灶减灶,方略不同;囊沙量沙,动静莫测。”

  • 安仁头白

    同“潘安白发”。宋张先《苏幕遮》词:“莫讶安仁头白早,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

  • 迟日

    《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毛传:“迟迟,舒缓也。”后以“迟日”指春日。唐皇甫冉《送钱唐骆少府赴制举》诗:“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宋陆游《春日》诗:“迟日园林尝煮酒,和风庭院㫰新丝。

  • 蚁穴坏堤

    同“蚁穴溃堤”。清钱谦益《向言下》之五:“蛇螫断腕,蚁穴坏堤,史臣之所以俯仰三叹者也。”见“蚁穴溃堤”。清·钱谦益《向言下》5:“蛇螫断腕,~,史臣之所以俯仰三叹者也。”【词语蚁穴坏堤】  成语:蚁穴

  • 据床不动

    南朝梁王僧辩镇定擒敌的故事。《册府元龟》:“南梁王僧辩为镇军将军,司徒尚书令讨湘州贼陆纳。贼党李贤明等突至,径趋僧辩,僧辩尚据床不为之动。于是指挥勇敢,遂获贤明。”床:坐具。

  • 色授魂与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李善注引张揖曰:“彼色来授,我魂往与接也。”色:神色;授、与:给予。意谓彼此眉目脉脉传情,魂合神交,情意相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 戮力一心

    见“戮力同心”。《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同讨魏贼。”【词语戮力一心】  成语:戮力一心汉语大词典:戮力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