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李謩偷曲谱

李謩偷曲谱

元稹《连昌宫词》:“李謩擪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自注:“玄宗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诘验之,自云:‘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闻宫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謩也。’玄宗异而遣之。”后因以“李謩偷曲谱”为咏笛或吹笛的典实。唐张祜《李謩笛》诗:“无奈李謩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


【典源】 唐·元稹《连昌宫词》 自注:“玄宗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诘验之,自云:‘某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闻宫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謩也。’玄宗异而遣之。”

【今译】 唐玄宗曾在上阳宫夜间吹奏一新曲,第二天适值正月十五日上元节,玄宗微服观灯,忽听酒楼上有人吹奏他昨夜的新曲,非常惊骇。第二天玄宗暗中派人捕获那个吹笛人,审问他如何得到曲谱,吹笛人说:“那天夜里,我在天津桥上赏月,听到宫中度曲,就在桥柱上把曲谱记录下来。我就是长安少年那个善于吹笛的李謩。”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吹笛。

【典形】 隔墙闻、宫墙听、李謩偷曲谱、 李謩笛。

【示例】

〔隔墙闻〕 唐·杜牧《寄澧州张舍人笛》:“遥想紫泥封诏罢,夜深应禁隔墙闻。”

〔宫墙听〕 金·元好问《题商孟卿家明皇合曲图》:“何时却并宫墙听,不恨将身作李謩。”

〔李謩偷曲谱〕 唐·张祜《李謩笛》:“无奈李謩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

〔李謩笛〕 唐·元稹《连昌宫词》:“李謩笛傍宫墙, 偷得新翻数般曲。”


猜你喜欢

  • 薛瘝读易

    易:即《周易》,亦称《易经》。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明代薛瑄(1392-1464年),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属山西)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曾任山东提学佥事、大理寺丞,官至礼部右侍郎。治学宗程

  • 祢鹗

    源见“荐鹗”。喻指英才。唐黄滔《谢试官启》:“而某丘锦小才,路蒲末学,既非祢鹗,大惧温犀。”【词语祢鹗】   汉语大词典:祢鹗

  • 壤流

    同“土壤细流”。清顾炎武《与友人书》:“而擿埴索涂之夫,不足为壤流之一助矣。”【词语壤流】   汉语大词典:壤流

  • 人生行乐耳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人生行乐耳”这一语典,宣扬了看破世道后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宋.辛弃疾《洞仙歌.访泉

  • 拜坛

    源见“韩信登坛”。谓拜授大将。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活国名公在,拜坛群寇疑。”【词语拜坛】   汉语大词典:拜坛

  • 侏儒一节

    汉桓谭《新论.道赋》引谚语:“侏儒见一节,而长短可知。”后以喻指能通过事物的局部而见全貌。南朝 梁钟嵘《诗品》卷上:“《团扇》短章,词旨清捷,怨深文绮,得匹妇之致。侏儒一节,各以知其工矣!”偏正 比喻

  • 陶山相

    同“山中宰相”。陶指南朝 梁隐士陶弘景。唐郑谷《蔡处士》诗:“旨趣陶山相,诗篇沈隐侯。”

  • 卜市邻

    《左传.昭公三年》:“初,〔齐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

  • 鹦鹉前头不敢言

    在鹦鹉前头不敢随便说话。 表示出言谨慎,深恐走漏消息。语出唐.朱庆余《宫词》:“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元.无名氏《碧桃花》二折:“碧桃花下遇婵娟,只得邮亭

  • 执盟

    源见“执牛耳”。谓做盟主。清 陈田《明诗纪事戊籤.杨慎》:“前后七子执盟骚坛,海内附和,翕翕成风。”【词语执盟】   汉语大词典: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