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李贺得疾

李贺得疾

源见“锦囊佳句”。借指因苦心创作而生病。宋陈师道《和黄预病起》:“李贺固知当得疾,沈侯可更不胜衣。”


猜你喜欢

  • 同石友

    同“同归”。清钱谦益《和东坡西台诗韵》之三:“并命何当同石友,呼囚谁与报章妻?”

  • 长隔虎溪

    源见“虎溪相送”。形容山寺超然尘外。宋范成大《东林寺》诗:“客尘长隔虎溪水,劫火不侵香谷云。”

  • 疥癣之疾

    《国语.吴语》:“夫齐鲁譬诸疾,疥癣也,岂能涉江淮而与我争此地哉!”疥与癣为两种轻度皮肤病,其病在外,为害微小。后因以“疥癣之疾”比喻为害尚轻的祸患或无关要紧的小毛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八十七回:

  • 表壮不如里壮

    表:外,外面。与“里”相对。 外面壮实不如里面壮实。 旧时形容妻子在家庭当好内助的重要性。语出元.罗贯中《风云会》三折:“卿道是糟糠妻不下堂,朕须想贫贱交不可忘。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妻若贤夫免灾

  • 凤凰衔书

    《艺文类聚》卷九九引《春秋元命苞》:“火离为凤皇,衔书游文王之都,故武王受凤书之纪。”本谓帝王受命的瑞应,后因以“凤凰衔书”谓帝王使者持送诏书。汉 焦赣《易林.泰之益》:“凤凰衔书,赐我玄圭,封为晋侯

  • 不唾

    参见:不唾井

  • 然然可可

    《庄子.寓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注:自,因由,指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自我与他人是反映客观的不同主体,因认识不同,故各有可有然。可与然,指对事物的肯定观念;不可与不然

  • 漳滨卧

    《文选》卷二十三.三国魏.刘公干(桢)《赠五官中郎将四首》其二:“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三国时,建安七子之一刘桢,有诗自叹病卧漳滨。后遂用为病卧异乡之典。唐.司空曙《哭王注》诗:“已叹漳滨卧,何言

  • 朽索之驭

    同“朽索驭马”。汉陈靖《彭祖观井图铭》:“朽索之驭,纳隍是虑;天子则之,鸿图永据。”

  • 夏羿弓

    源见“羿射九日”。泛指善射者的弓箭。南朝 梁刘孝威《乌生八九子》诗:“尚逢王吉箭,犹婴夏羿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