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不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蹊:小路。原指桃树李树不会讲话,但以其花枝娇美艳丽,果实甘美,故众人争赴之,久而久之,树下自会走出路来。后比喻为人真诚,自能得到他人的敬重与倾慕。亦谓注重实事,不尚虚名。

宋.辛弃疾《一剪梅》:“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其他 蹊,小路。桃李树不会说话,但以其花实吸引人们,来往不绝,树下自然走成一条路。比喻人怀诚信之心,必能潜有所感。《史记·李将军传赞》:“太史公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褒义。多用于称人不自夸自赞,实事求是,更为人所理解、信任。→实至名归 不尚虚声 ↔哗众取宠 沽名钓誉。 也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成蹊”、“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词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汉语词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猜你喜欢

  • 凫乙辨

    源见“越凫楚乙”。比喻对事物认识不清,判断错误,各执己见。清钱谦益《橘社吴不官以雁字诗见示凡十二章戏为属和亦如其数》之五:“天一诏将凫乙辨,三千牍为鹜行裁。”

  • 妇人之仁

    指韩信向刘邦讲述项羽只能在生活小事上关心人,却不能信任有才能之将领。这就是所谓妇道人家的仁慈心肠。刘邦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后,请韩信出谋画策。韩信认为刘邦要领兵东出与项羽争天下,必须先要了解项羽之为人。

  • 汉书下酒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二载:宋诗人苏舜钦嗜酒,每夜要饮一斗,不要菜肴。他的岳父感到奇怪,一次见他在读《汉书》,读到张良行刺秦始皇未中,拍案叹息,饮酒一大杯;读到张良、刘邦君臣际遇,感慨兴奋,又饮一大杯

  • 黑白分明

    原意为黑色、白色区分明显;借此比喻是非、善恶区分得很清楚。 汤金钊(?-1856年),字敦甫,萧山(今浙江萧山县)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授编修。升礼部侍郎。清宣宗旻宁(道光帝)即位,汤金钊调

  • 为鱼

    源见“微禹叹”。喻遭受灾殃。唐杜甫《草堂》诗:“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新唐书.薛仁贵传》:“帝思其功,乃召见曰:‘畴岁万年宫,微卿,我且为鱼。’”【词语为鱼】   汉语大词典:为鱼

  • 骑鹤扬州

    同“骑鹤上扬州”。宋吴礼之《风入松.江景》词:“恬然云水无贪吝,笑腰缠,骑鹤扬州。”《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如今骑鹤扬州去,莫问腰缠有几星!”【词语骑鹤扬州】  成语:骑鹤扬州汉语大词典:骑鹤

  • 诗礼将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晋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穀可。臣亟闻其言矣,说(同悦)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

  • 锥握

    同“悬梁刺股”。南朝 梁任昉《答陆倕感知己赋》:“时坐睡而梁悬,裁据梧而锥握。既文过而义深,又理胜而辞缛。”

  • 搔首踟蹰

    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 形容焦躁不安。语出《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六:“罗好学,每读书必研究意义。苟有得,则怡然长啸。或未会

  • 柳老悲桓

    源见“桓公柳”。谓人老感叹年华易逝。宋姜夔《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柳老悲桓,松高对阮,未办为邻地。”并列 看到柳树老了,桓温悲伤感慨。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征,经金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