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桐乡立祠

桐乡立祠

桐乡:地名,在今安徽桐城北。朱邑(?-前61年)字仲卿,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年轻时担任乡间啬夫(犹今之乡长),办事廉平,爱护百姓,从未鞭笞过人,关怀孤寡老人,受到当地吏民的敬爱。累迁大司农丞、北海太守,以政绩特异任大司农(掌朝廷财政的长官)。为人淳厚俭朴,家无余财。他年老病危时,嘱咐儿子说:“过去我任桐乡的地方官,那里的百姓爱戴我,我死后要把我埋葬在桐乡。”朱邑死后,子孙将其遗体埋葬在桐乡西城外,当地百姓为他修造坟茔,并建立祠堂,每年奉祭,一直不间断。后以此典称誉官吏廉洁爱民,受到百姓爱戴。

【出典】:

汉书》卷89《循吏传·朱邑传》3635、3636、3637页:“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初邑病且死,属(通“嘱”)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

【例句】:

晋·潘岳《河阳县作》:“齐都无遗声,桐乡有余谣。” 晋·潘尼《赠河阳》:“桐乡建遗烈,武城播弦歌。”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社如齐地,庙似桐乡,铭功赞德,碑阙相望。” 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头德政碑》:“棠树勿翦,何如审像画形;桐乡置祠,岂比耳闻身及。” 唐·李德裕《近于伊川赋此诗》:“邑有桐乡爱,山余黍谷暄。” 宋·苏轼《置徐州马上走笔寄子由》:“便恐桐乡人,长祠仲卿墓。” 宋·苏轼《浣溪沙·忆旧》:“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避桐乡。” 宋·韩淲《满庭芳》:“飞凫去,甘棠遗爱,留与话桐乡。” 明·徐渭《复西溪湖为朱令赋》:“碑满桐乡朱令庙,树阴柳岸召公棠。”


【典源】《汉书·循吏传·朱邑传》:“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

【今译】 汉代朱邑字仲卿,年轻时担任舒地桐乡的乡官,公平清廉,爱护百姓,从未鞭笞过人,关心老人孤寡,当地吏卒百姓很敬爱他。后来朱邑年老病危时,嘱咐他儿子说:“我曾做过桐乡乡官,当地百姓爱我,一定把我葬于桐乡,后代子孙祭祠我,不如桐乡百姓。”死后子孙将其葬在桐乡西城外,百姓果然为他建坟立祠,年年奉祭,一直不绝。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官吏廉洁爱民,受百姓爱戴。

【典形】 碑满桐乡、长祠仲卿、庙似桐乡、食于桐乡、桐乡爱、桐乡遗烈、桐乡置祠、桐乡余谣、桐乡遗老泣、桐乡遗惠。

【示例】

〔碑满桐乡〕 明·徐渭《复西溪湖为朱令赋》:“碑满桐乡朱令庙,树阴柳岸召公棠。”

〔长桐仲卿〕 宋·苏轼《置徐州马上走笔寄子由》之五:“便恐桐乡人,长祠仲卿墓。”

〔庙似桐乡〕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社如齐地,庙似桐乡,铭功赞德,碑阙相望。”

〔食于桐乡〕 宋·苏轼《何公桥》:“持节复来,以慰父老。如朱仲卿,食于桐乡。”

〔桐乡爱〕 唐·李德裕《近于伊川赋此诗》:“邑有桐乡爱,山余黍谷暄。”

〔桐乡遗烈〕 晋·潘尼 《赠河阳》:“桐乡建遗烈,武城播弦歌。”

〔桐乡置祠〕 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棠树勿翦,何如审像图形; 桐乡置祠,岂比耳闻身及。”


猜你喜欢

  •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蛟龙:古代传说能发洪水的一种神龙。 蛟龙得到了云和雨,就要飞腾上天,不会呆在池中。 比喻英雄逢时,可以充分施展才能而不受制约。语出《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 小朝廷

    《宋史.胡铨传》:“南宋决定与金议和,胡铨上疏说:“臣有赴东海而死尔,宁能处小朝廷求活邪!”后以“小朝庭”讥讽偏安的局面。清.黄景仁《风山南宋故内》诗:“废苑年年长绿芜,小朝廷此忍须臾。”【词语小朝廷

  • 折巾角

    源见“林宗折巾”。指摹仿名士的高雅。《晋书.戴逵传》:“美西施而学其颦眉,慕有道而折其巾角。”

  • 相失交臂

    源见“失之交臂”。喻机会错过。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四回:“蒹葭秋水,相失交臂。”述补 比喻好机会错过或失掉。语本《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4回:“蒹葭秋水,

  • 汝人识字

    明.陶珽辑《说郛续集》第四十五卷载明.刘元卿《应谐录》“万字”:“汝(古代地名,汝州在今河南临汝县境)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教诲,开导)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

  • 淮阳绩

    源见“卧治”。谓清简无为,政绩显著,为人所称颂。宋刘敞《睡起》诗:“愧无淮阳绩,高卧亦终年。”【词语淮阳绩】   汉语大词典:淮阳绩

  • 金莲

    源见“金莲步”。指女子娇媚动人的步态。唐李商隐《南朝》诗:“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亦指女子的纤足。唐吴融《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之二:“玉箸和妆裛,金莲逐步新。”《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 客嘲

    源见“扬子解嘲”。指世俗之人的嘲笑。元张翥《蜕庵岁晏百忧熏心排遣以诗》之三:“无地营家食,何心解客嘲?”【词语客嘲】   汉语大词典:客嘲

  • 人无衅焉,妖不自作

    衅( ㄒㄧㄣˋ xìn ):间隙,破绽。 人本身没有破绽,妖孽不能自己起来。 表示妖由人兴。语出《左传.庄公十四年》:“公闻之,问于申繻曰:‘犹有妖乎?’对曰:‘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

  • 一言蔽之

    参见:一言以蔽之见“一言以蔽之”。况周颐《蕙风词话》卷5:“犹有~:若赤子之笑啼然,看似至易,而实至难者也。”【词语一言蔽之】  成语:一言蔽之汉语大词典:一言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