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桐叶封弟

桐叶封弟

指周成王姬诵用桐叶封弟弟姬叔虞。后以此典比喻帝王封拜,口无戏言,说话算数;或用以咏桐。周成王,姬诵。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武王姬发死,周成王姬诵年幼,由叔父周公旦摄政(代皇帝处理政务)。周成王姬诵亲政后继续分封诸侯,疆域南到汉江和长江,西到今甘肃,东北到今辽宁,东到今山东,东南到今江苏。周成王姬诵和弟弟姬叔虞开玩笑,把桐叶削成珪(guī规,帝王、诸侯所拿玉版,上圆或尖,下方)形给姬叔虞,说道:“用这封你。”史佚(yì益,史官名佚)因而请成王选个好日子封姬叔虞为诸侯。周成王姬诵说:“我是同他开玩笑。”史佚说:“天子没有开玩笑的话。一说话就有史官记载它,用礼仪完成它,用乐章歌唱它。”当时周成王姬诵就把姬叔虞封到唐国(今山西翼城县西)。此典又作“帝刻桐叶”、“削桐叶”、“桐圭”、“桐叶戏”、“剪桐”、“成王剪桐”、“剪圭”、“天子分桐叶”。

【出典】:

史记》卷39《晋世家》1635页:“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

【例句】:

北周·庾信《成王刻桐叶封虞赞》:“虞叔百里,居河之汾,帝刻桐叶,天书掌文。” 唐·骆宾王《上司列太常伯启》:“是用德茂麟趾,削桐叶以分珪。” 唐·李峤《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复看题柳叶,弥喜荫桐圭。” 唐·张说《奉和圣制与诸王游兴庆宫》:“棣华歌尚在,桐叶戏仍传。” 唐·高适《信安王幕府》:“剪桐光宠锡,题剑美贞坚。” 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辨》:“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 宋·苏轼《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明·唐寅《失题》之六:“落叶点阶凭拾取,剪圭封作散神仙。” 明·吴国伦《送姜太史节之使楚王》:“天子分桐叶,词臣下柏梁。”


【典源】《吕氏春秋·重言》:“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珪、而受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 (汝)。’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晋。”《史记·晋世家》:“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战王弟。……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说苑·君道》亦载。

【今译】 周成王与其弟叔虞一道玩耍,成王将桐叶削成圭状,授给叔虞,说:“我以此封你。”叔虞大喜,周公 (说为史佚) 得知后为其请封地,成公说:“我是和他玩的。”周公说:“天子无戏言。天子一旦说话则史官记录,乐工歌唱,士人称引。”于是成王封叔虞于晋地。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帝王封拜; 或用以咏桐叶。

【典形】 成王剪桐、帝刻桐叶、剪圭、剪桐、天子分桐叶、桐圭、桐叶戏、削桐叶、一叶桐。

【示例】

〔成王剪桐〕 宋·苏轼《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帝刻桐叶〕 北周·庾信《成王刻桐叶封虞赞》:“虞叔百里,居河之汾。帝刻桐叶,天书掌文。”

〔剪圭〕 明·唐寅《失题》之六:“落叶点阶凭拾取,剪圭封作散神仙。”

〔剪桐〕 唐·高适《信安王幕府诗》:“剪桐光宠锡,题剑美贞坚。”

〔天子分桐叶〕 明·吴国伦《送姜太史节之使楚王》:“天子分桐叶,词臣下柏梁。”

〔桐圭〕 唐·李峤《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复看题柳叶,弥喜荫桐圭。”

〔桐叶戏〕 唐·张说《奉和圣制与诸王游兴庆宫》:“棣华歌尚在,桐叶戏仍传。”

〔削桐叶〕 唐·骆宾王《上司列太常伯启》:“是用德茂麟趾,削桐叶以分珪。”


【词语桐叶封弟】  成语:桐叶封弟汉语词典:桐叶封弟

猜你喜欢

  • 单父心

    源见“鸣琴化治”。称扬地方官吏清廉的爱民之心。唐刘得仁《送河池李明府之任》诗:“想得询民瘼,方称单父心。”

  • 惟桑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汉.毛氏传:“父之所树,已尚不敢不恭敬。”《诗经.小雅.小弁》中有“维桑与梓”,是说先人在宅边多种桑与梓,后人应该恭敬扶植。后遂用为指代乡里。唐.崔善为《

  • 竞絿

    《诗.商颂.长发》:“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毛传:“絿,急也。”朱熹集传:“竞,强;絿,缓也。”后因称施政缓急适当为“竞絿”。清钱谦益《父国聘赠承德郎太仆寺寺丞》:“操仁心以为质,匪刚柔而竞絿。”【词

  • 邵伯讼棠

    源见“召公棠”。邵,通“召”。称扬决狱公正,各得其所。汉王符《潜夫论.爱日》:“讼不讼辄连月日,举室释作,以相瞻视,辞人之家,辄请邻里应对送饷,比事迄,竟亡一岁功,则天下独有受其饥者矣……甚违邵伯讼棠

  • 受书黄石

    源见“圯桥进履”。谓得到高人传受的奇书战策。北周庾信《周柱国纥干弘神道碑》:“而受书黄石,意在王者之图;挥剑白猿,心存霸国之用。”

  • 赤丁子

    宋.曾慥《类说》卷一三引《北户录》:“洛阳牟颖,郊外葬一骷髅,梦一人来谢云:‘我本强寇,为同辈见害。感公掩藏,愿阴护公。若有急,但呼赤丁子,即至矣。’后数有应验。”《佩文韵府》卷二四下“青韵”“赤丁”

  • 拥文侯彗

    同“拥篲”。唐杜甫《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几分汉廷竹,夙拥文侯彗。”

  • 鼎耳

    同“鼎雉”。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三:“野鸟无故数入宫,此正灾异。使魏徵在,必以高宗鼎耳之祥谏也。遂良不知此,舍鼎耳而取陈宝,非忠臣也。”【词语鼎耳】   汉语大词典:鼎耳

  • 割不正不食

    见〔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

  • 濯缨濯足

    水清洗冠带,水浊便洗足。比喻善恶尊贱,都由人自取。又比喻超然于世俗之外。《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