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桑中

桑中

《诗.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朱熹集传:“桑中、上宫、淇上,又沬乡之中小地名也……卫俗淫乱,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故此人自言将采唐于沬,而与其所思之人相期会迎送如此也。”后因以“桑中”指男女私奔幽会之处。章炳麟《东夷诗》之八:“匪寇求婚姻,和亲亦良愿,拜赐待三年,桑中会相见。”


【词语桑中】   汉语词典:桑中

猜你喜欢

  • 仙人桂

    同“仙桂”。宋王禹偁《送鞠评事宰兰溪》诗:“科名旧捷仙人桂,县界遥看婺女星。”【词语仙人桂】   汉语大词典:仙人桂

  • 燎灶

    《后汉书.冯异传》载:汉光武刘秀为破虏大将军时,曾率部自蓟驰往饶阳,饥寒疲乏,及至南宫,遇大风雨,乃避之道旁空舍,冯异抱薪,邓禹生火,刘秀自“对灶燎衣”。后以“燎灶”为帝王受困时臣子效忠之典。清 魏宗

  • 赤鯶公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鳞介篇》:“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鯶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唐代皇家姓李,鲤李同音要避讳,因称鲤鱼为“赤鯶公”。宋苏轼《庐山二胜.开先漱玉亭》诗:“愿随琴高生

  • 汉铜仙人

    同“金铜仙人”。元宋无《玉津园弃景钟歌》:“十二盘倾夜月寒,汉铜仙人泪如雨。”

  • 中原得鹿

    《晋书.石勒载记下》:“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脱:倘若。古代以中原代指中国、天下,以鹿喻指政权和帝位,所以用“中原得鹿”比喻取得天下。唐代温庭筠《过五丈原》诗:“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

  • 大被姜郎

    源见“姜肱被”。喻指和睦友爱的弟兄。明李东阳《春寒二十韵》:“绨袍范叔谁相恋,大被姜郎且共亲。”【词语大被姜郎】   汉语大词典:大被姜郎

  • 乌台客

    源见“乌府”。指在御史台供职者。唐岑参《西亭送蒋侍御还京》诗:“为报乌台客,须怜白发催。”【词语乌台客】   汉语大词典:乌台客

  • 乏则取之于人

    指一个人有所缺乏时,则要取之于人。《三国志.魏书.袁涣传》:“前后所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瞰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

  • 银黄

    《汉书.杨朴传》:“怀银黄,垂三组,夸乡里。”颜师古注:“银,银印也;黄,金印也。”又《文选.刘孝标〈广绝交书〉》:“海内髦杰,早绾银黄。”李周翰注:“银黄,谓银印黄绶。”后以“银黄”泛指高官显爵。元

  • 沉静少言

    见“沉默寡言”。《周书·王盟光子显传》:“幼而敏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