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梼杌

梼杌

源见“四凶”。原为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泛指恶人。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小人道长,则梼杌比肩。”


【词语梼杌】   汉语词典:梼杌

猜你喜欢

  • 绿耳

    源见“穆王八骏”。传说为周穆王八骏之一。泛指骏马。亦喻良才。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无人贵骏骨,绿耳空腾骧。”

  • 管窥蛙见

    源见“管窥蠡测”、“井蛙”。比喻见识短浅,眼界狭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予〕只以管窥蛙见之识,谬语同心;虚赤帜于词坛,以待将来作者。”并列 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蛙见:井蛙之见。比喻孤陋寡

  • 同声

    源见“同声相应”。喻指志趣爱好相同者。晋陆机《驾言出北阙》诗:“良会罄美服,对酒宴同声。”金元好问《自菊潭丹水还寄崧前故人》诗:“黄金炼出相思句,寄与同声别后看。”【词语同声】   汉语大词典:同声

  • 寸丝不挂

    赤身裸体。佛教徒用以比喻心无障碍、挂累,十分坦荡。《传灯录》卷八:南泉和尚问陆亘:“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主谓 原喻心中无所牵挂。后多指赤身裸体。语出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8:“

  • 淮南方

    《艺文类聚》卷七八引《列仙传》:“汉淮南王刘安,言神仙黄白之事,名为《鸿宝万毕》三卷,论变化之道。于是八公乃诣王,授《丹经》及三十六水方。”淮南王刘安迷信神仙黄白之事,后遂以“淮南方”为虚幻不实,荒诞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乐( ㄧㄠˋ yào ):爱好。 聪明人喜欢水,仁人喜欢山。 古人认为“智者”活跃,故爱水;“仁者”安静,故爱山。 后也表示各有所好。语出《论语.雍也》:“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

  • 十世宥能

    同“十世宥”。晋潘岳《马汧督诔》:“我虽末学,闻之前典,十世宥能,表墓旌善。”见“十世宥”。晋·潘岳《马汧督诔》:“我虽末学,闻之前典,~,有墓旌善。”【词语十世宥能】   汉语大词典:十世宥能

  • 柳下三黜

    同“柳惠三黜”。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于是君臣离而名教薄,世多乱而时不治。故蘧 寗以之卷舒,柳下以之三黜。”

  • 极照

    《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本谓《离》卦(䷝)两离继明,光照四方。因离为火,为日,为君,故后以“极照”喻颂帝王圣明如日光普照天下。南朝梁简文帝《〈昭明太子集〉序》:“昭明太子,

  • 埋玉

    同“埋玉树”。《梁书.陆云公传》:“不谓华龄,方春掩质,埋玉之恨,抚事多情。”唐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名全每困于铄金,身没谁恨其埋玉。”【词语埋玉】   汉语大词典: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