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楚宫细腰

楚宫细腰

源见“楚宫腰”。指腰肢纤细的女子。用以讥讽趋时媚上、求宠忘身。宋黄庭坚《寄晁元忠》诗之五:“楚宫细腰死,长安眉半额。”


【典源】《韩非子·二柄》:“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 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管子·七臣七主》:“夫楚王好小腰,而美人省食; 吴王好剑,而国士轻死。”《后汉书·马廖列传》:“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佳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今译】 楚王喜欢人腰细,认为美,于是宫女们都把腰束得细细的,不敢吃饭,甚至因此而饿死。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女子腰肢纤细,体态轻柔; 也用以咏某些柔细之物。

【典形】 楚宫细腰、楚宫腰、楚国纤腰、楚腰、宫腰、纤腰惑楚宫、舞姬腰、细腰、细腰宫、细腰争舞、腰细、宫腰束素、重细腰、纤腰学楚、细腰池馆、楚女纤腰、腰细楚王宫。

【示例】

〔楚宫细腰〕 宋·黄庭坚《寄晁元忠》:“楚宫细腰死,长安眉半额。”

〔楚宫腰〕 南朝梁·萧子显《日出东南隅行》:“逶迤梁家髻,冉弱楚宫腰。”

〔楚国纤腰〕 清·黄遵宪《己亥杂诗》之二十八:“窅娘侧足跛行苦,楚国纤腰饿死多。”

〔楚腰〕 宋·张炎《淡黄柳·赠苏氏柳儿》:“楚腰一捻,羞剪青丝结。力未胜春娇怯怯。”

〔宫腰〕 元·卢挚《蟾宫曲·江陵怀古》:“谁学下宫腰种柳,又添些眉黛新愁。”

〔纤腰惑楚宫〕 南朝陈·江总《新宠美人》之二:“本持纤腰惑楚宫,暂回鸾袖惊吴市。”

〔舞姬腰〕 唐·李商隐《柳》:“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细腰〕 唐·刘禹锡《蹋歌词》之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细腰宫〕 唐·杜牧《题桃花夫人庙》:“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腰细〕 唐·李商隐《水天闲话旧事》:“已闻佩响知腰细,更辨弦声觉指纤。”


猜你喜欢

  • 纡青拖紫,朱丹其毂

    纡:系结。青:指青色印绶。拖:曳引。紫:指紫色印绶。朱丹:红色,这里用作动词,是染红的意思。毂:原指车轮中心的圆木。这里指代车轮。 汉制,公侯之印紫绶,九卿青绶。二千石以上官员得乘朱轮。两句形容高官

  • 苏卿鸿

    源见“雁足书”。指鸿雁。借指信使。元王逢《长乐未央玉玺歌为秦景荣总管赋》诗:“君不见丰城有剑气上冲,米船也贯沧江虹,陋歌先附苏卿鸿。”

  • 卯金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建武元年“六月己末,即皇帝位。燔燎告天,禋于六宗,望于群神。其祝文曰:‘……。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秀……敢不敬承。’于是建元为建武。”唐.李贤注:“卯金

  • 不食武昌鱼

    《三国志.陆凯传》载:三国 吴嗣主孙皓从建业迁都武昌,丞相陆凯进谏,疏中引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后用为怀恋故土的典故。明何景明《送卫进士推武昌》诗:“此去且随彭蠡雁,何须不食武昌鱼?”【典

  • 奔月

    西汉.刘安等撰《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也记载

  • 来暮歌

    源见“歌五袴”。指欢迎良吏的歌。唐刘长卿《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诗:“建隼罢鸣珂,初传来暮歌。”

  • 名利奴

    嘲讽热中于追名逐利的人。旧题唐冯贽《云仙杂记.天峰煤与绫文刺孰胜》引《大唐龙髓记》:“卢杞与冯盛相遇于道,各携一囊,杞发盛囊,有墨一枚,杞大笑。盛正色曰:‘天峰煤和针鱼脑,入金溪子手中,录《离骚》古本

  • 桑荫未移

    《战国策.赵策四》:“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后遂谓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三国志.魏文帝纪》“以肃承天命”裴松之注引《献帝传》:“舜受大麓,桑

  • 越蠡扁舟

    同“范蠡扁舟”。宋汪元量《苏台》诗:“越蠡扁舟漭无所,五湖风浪白茫茫。”

  • 出类

    源见“出类拔萃”。谓超群出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必有天才,拔群出类。”宋司马光《为文相公许州谢上表》:“伏念臣材非出类,识不先人。”【词语出类】   汉语大词典: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