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一箭下聊城”。称赞人才高智广。唐张继《酬李书记校书越城》:“投阁嗤扬子,飞书代鲁连。”
《礼记.乐记》:“师乙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贯珠”指成串的珍珠。《礼记》中曾以“贯珠”比喻歌声清脆圆润。后以“贯珠歌”咏赞优美的歌声
同“高阳酒徒”。宋贺铸《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何以遇高阳?多营瓮头醁。”【词语高阳】 汉语大词典:高阳
源见“夫子墙”。比喻道德学问造诣很高。唐罗隐《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自愧三冬学,未窥数仞墙。”
贫穷是读书人的常事。 旧时勉人安贫乐道之语。语出《列子.天瑞》:“荣启期曰:‘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尚何忧哉!’”《后汉书.独行传.范式》:“贫者士之宜,岂为鄙哉!”(宜:犹“常”。
汉刘向《新序.杂事一》:“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后以“日记”称每天记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所做的事的记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黄鲁直有日记,谓之《家乘》,至宜州犹不辍书。”【词语日记】
《礼记.丧大记》:“疾病……属纩以俟绝气。”东汉.郑玄注:“纩,今之新绵,易动摇,置口鼻之上,以为候。”纩,丝绵,因为质轻,遇轻微气流即动。古时以纩置病人口边,以检验是否还有呼吸。纩息定,指人已停止呼
源见“孝先便腹”。形容人满腹才学。宋范成大《送闻人伯卿赴铜陵》诗:“折腰直为瓶无粟,便腹犹怜笥有经。”
源见“食其下齐国”。谓以游说取胜。宋苏舜钦《蜀士》诗:“掉舌灭西寇,画地收幽 燕。”
源见“田横岛”。田横的部属。泛指尽忠效死以报知遇之恩的义士。《南史.齐晋安王子懋传》:“陆超之,吴人,以清静雅为子懋所知。子懋既败,于琳之劝其逃亡。答曰:‘人皆有死,此不足惧。吾若逃亡,非唯孤晋安之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