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鉴:镜子,借鉴。 原指夏朝覆亡的史实并不久远,殷朝子孙应引为鉴戒。 后泛指可以引为教训的往事并不太远。语出《诗.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汉.桓宽《盐铁论.结和》:“语曰:‘前车覆,后车戒。’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矣。”汉.王符《潜夫论.思贤》:“故曰:虽有尧舜之美,必考于《周颂》;虽有桀纣之恶,必讥于《版》《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梁书.萧子恪传》:“我政言江左以来,代谢必相诛戮,此是伤于和气,所以国祚例不灵长。所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代。”(按:“代”当作“世”,唐人避讳改。)也单引〔殷鉴不远〕。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八:“亡隋之辙,殷鉴不远。”茅盾《温故以知新》:“再说,‘歌德的’或者写光明面的作品,难道就没有副作用么?我以为未必然。殷鉴不远,就在最近的十多年。”


猜你喜欢

  • 鼎游

    源见“鱼游沸鼎”。谓鱼游于鼎釜,喻处境危险,没有生路。明陈汝元《金莲记.生离》:“鱼嗟鼎游,蛟悲涸投。帆归锦水何时又?”【词语鼎游】   汉语大词典:鼎游

  • 积毁销骨

    指张仪向魏哀王作比喻说:众多的诽谤可以毁灭一个人。后以此典比喻舆论的作用很大,不断的谗毁能够致人于死地。 张仪(?——前310年),战国时魏国(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曾游说进入秦国。首创“连横”

  • 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尧:唐尧。古代圣君。则:效法。 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效法天。 古代歌颂圣君唐尧之语。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汉.应劭《风俗通义

  • 爽气朝来

    源见“拄笏看山”。谓山上晓岚朝气,清爽宜人。写身在官而胸怀闲情雅致,为人倜傥不羁。宋陈亮《浣溪沙.南湖望中》词:“爽气朝来卒未阑,可能着我屋千间,不须拄笏望西山。”

  • 陈檄

    同“陈琳檄”。宋范成大《谢范老问病》诗:“帖有王书难治眩,文如陈檄不驱风。”

  • 五斗凉州

    同“一斗得凉州”。宋辛弃疾《雨中花慢.吴子似见和再用韵为别》词:“笑千篇索价,未抵葡萄,五斗凉州。”

  •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犹“形以前”,意即无形,指精神方面。形,事物的形体。道:指主导形体运动的精神因素。形而下:犹“形以后”,意即有形,指物质方面。器:指表现形体的物质状态。 居形之上的是抽象之“道”,居形之下的

  • 五车读

    同“五车书”。宋陆游《读书》诗:“放翁白首归剡曲,寂寞衡门书满屋。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读。”

  • 黄犬传书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陆机传》:“(陆)机有骏犬,名曰‘黄耳’。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jī,送)书取消息不?’犬摇尾作声。机乃为书,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