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毛遂自荐

毛遂自荐

指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可以跟随平原君赵胜到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求救,并定盟约。后以此典比喻自我推荐,担当重任。毛遂,战国时赵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平原君赵胜门下食客。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军包围邯郸,赵国派平原君赵胜出去求救,与楚国南北联合结盟,准备邀集有胆量、有力气、文武才能兼备之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去。平原君赵胜说:“假如能用和平方式取得胜利,那是最好的了;如果不能用和平方式取得胜利,就要在华丽宏大的议事厅里歃血为盟,把合纵南北联盟的条约订好后才回来。人员不必到外面去找,在门下宾客中挑选就够了。”经过挑选,得到十九个人,其余再无可挑选的,没有办法凑足二十人。门下食客中有个叫毛遂的,走上前去,向平原君赵胜自我推荐道:“我听说您将与楚国订立合纵南北联盟的盟约,准备召集门下宾客二十人一同前去,不到外面另找人。现在还缺少一个人,希望您就把我凑足此数一同前去吧!”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366页:“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zōng纵,通“纵”,南北联合抗秦)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和平方式)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shà煞)血(古代宣誓结盟一种仪式,订立盟约人用手指蘸血,涂在口旁,表示信守)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18回:“为此晚生不揣鄙陋,竟学那毛遂自荐。倘大人看我可为公子之师,情愿附骥。”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11回:“否则这个差使,兄弟一定毛遂自荐,省得太尊另外寻人。” 现代·茅盾《劫后拾遗》:“这押送的差使大概只好我来毛遂自荐了。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马慕韩睨视他一眼,没有吭声,觉得冯永祥太不识相,可是他又不好毛遂自荐。”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毛遂自荐自古就有,乔光朴也是毛遂自荐,但和这些人的自荐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质。”


主谓 毛遂,战国时赵国公子平原君的门客。荐,介绍,推举。比喻自告奋勇地自我推荐。语本《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兵,门客毛遂自荐同往。平原君和楚王谈判不成功,毛遂按剑上前,直陈利害,终于说服楚王出兵解邯郸之围。向本贵《盘龙埠》:“我来个~吧,我姓刘,名叫小叶,沅阳县人。”△褒义。用于人的举止行为方面。→请自隗始 自告奋勇 挺身而出 当仁不让↔推三托四 畏缩不前 妄自菲薄


解释毛遂:人名。自荐:自己推荐自己。用来表示自告奋勇地进行自我推荐。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毛遂,是战国时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门下的食客。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军围攻邯郸,赵国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跟楚国订立盟约。平原君约定带领门下勇力和智谋兼备的二十名食客一起前往。平原君在自己门下的食客中找来找去,只挑选到了十九人,认为其余都不可取,无法凑够二十个。这时,门下食客中有位叫毛遂的,走上前,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毛遂听说您准备跟楚国订立共同抗秦的合纵盟约,约定带领门下食客二十人一起前往,而不到外面找人。现在还缺一位,希望您以我毛遂凑够数然后就出发吧。”平原君开始不同意,后来终于勉强带着他出发。毛遂在路上跟那十九个人议论问题,等走到楚国,大家已经非常佩服他了。

平原君和楚国订立盟约时,与楚王谈判,从日出到中午都谈不下来。毛遂于是按剑走上台阶,直陈利害,一番言语使得楚王连声答应,痛下决心,歃血结盟。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惭愧地说:“我赵胜以后再也不敢考察士人了。我以前考察士人,自以为不会有所错漏,但对于毛先生来说,我却错漏了他。毛先生一到楚国,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他凭借三寸之舌,胜过了百万军队。”从此,平原君把毛遂尊为上客。

近义自告奋勇

例句

最近,学校要招聘义务清洁卫生督察员,我毛遂自荐,第一个报名。


【词语毛遂自荐】  成语:毛遂自荐汉语词典:毛遂自荐

猜你喜欢

  • 海市

    同“海市蜃楼”。宋沈括《梦溪笔谈.异事》:“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词语海市】   汉语大词典:海市

  • 射穿七札

    《左传.成公一六年》:“癸巳,潘尫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以示王,……”神箭手养由基一箭能射穿七层甲铠。后以“射穿七札之箭”比喻射手技艺高超之典。《太平广记》卷三〇九《蒋琛》:“湘江之孤魂

  • 明良

    君明臣良,也作为君臣的代称。《书.益稷》:“乃赓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新唐书.房杜传》:“唐臣明良,志叶议从。”【词语明良】   汉语大词典:明良

  • 留侯疾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从入关。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西汉的开国元勋张良,封为留侯,他在建国后,因多病而谢绝交往,长期闭门休养。后遂用为大臣休养之典。唐.李德裕《余所居平泉村舍近

  • 好色马相如

    晋.葛洪《西京杂记》:“司马相如初与文君还成都……长卿素有消渴疾,乃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汉司马相如以奏曲得卓文君欢心,遂结为夫妇,文君姣

  • 餐毡苏

    源见“苏武节”。指汉苏武。宋苏轼《次前韵送刘景文》:“迩来又见三黜柳,共此暖热餐毡苏。”【词语餐毡苏】   汉语大词典:餐毡苏

  • 李勉负心

    宋.周密《武林旧事》所录宋官在杂剧段数中,有《李勉负心》一剧,已佚。《寒山堂曲谱》,录戏文《风流李勉三负心》,但全剧已佚,仅存残曲六支。另据《鬼簿录》记载,关汉卿曾作杂剧《风流郎君三负心》,或即写此故

  • 乌头未变

    源见“乌头白,马生角”。喻指处于困境,愿望未能实现。唐元稹《韦兵曹臧文》诗:“鹏翼已翻君好去,乌头未变我何如?”

  • 熊罴之祥

    《诗经.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郑玄笺:“大人占之,谓以圣人占梦之法占之也。熊罴在山,阳之祥也,故为生男;虺蛇穴处,阴之祥也,故为生女。”后因以“熊罴之祥”

  • 鸿渐于磐

    鸿:大雁。渐:渐进的意思。磐:大石。比喻安稳之所。 大雁渐进而栖于磐石之上。 表示地位稳固。语出《易.渐》:“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唐.苏頲《唐紫微侍郎赠黄门监李义神道碑》:“鲤趋成训,敦诗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