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水晶灯笼

水晶灯笼

宋史.刘随传》:“随与孔道辅、曹修古同时为言事官,皆以清直闻。随临事明锐敢行,在蜀,人号为‘水晶灯笼’。”

水晶,即无色透明的结晶石英,如做成灯笼,将明亮无比。刘随遇事善断,态度明朗,故有此喻。后以“水晶灯笼”作为眼光敏锐、对事物了解十分清晰的典故。

宋史.孙道夫传》:“道夫断其机,遇事明了,人目为水晶灯笼。九年不迁,盖非秦桧所乐也。”


偏正 比喻人明察事理。宋·范镇《东斋记事·补遗》:“刘随待制为成都通判,严明通达,人谓之~。”△褒义。→明察秋毫 ↔黑漆灯笼


【词语水晶灯笼】  成语:水晶灯笼汉语词典:水晶灯笼

猜你喜欢

  • 挞平王

    同“鞭尸”。唐胡曾《咏史.柏举》诗:“谁料伍员入郢后,大开陵寝挞平王。”

  • 河出伏流

    《淮南子.墬形训》“河出积石”汉高诱注:“河源出昆仑,伏流地中方三千里,禹导而通之,故出积石。”后以“河出伏流”谓潜在力量一旦爆发势不可挡。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三章一节:“周室之势既微,其

  • 子胥鼓浪

    源见“伍胥潮”。形容伍子胥忠谏遇害,震怒难平。金元好问《游承天悬泉》诗:“子胥鼓浪怒未泄,精卫衔薪心独苦。”

  • 抚髀

    同“抚髀生肉”。明高启《荆门壮士歌》:“三抚髀,壮士起,剑风骚劳发上指。”陈去病《出塞望蒙古》诗:“发箧仍自缄,抚髀徒悲呻。”【词语抚髀】   汉语大词典:抚髀

  • 雷轮

    源见“阿香推雷车”。指雷神所驾的车子。唐段成式等《圣柱联句》:“载恐雷轮重,?疑电索长。”【词语雷轮】   汉语大词典:雷轮

  • 七十子

    指孔子弟子中才德出众者。七十,是举成数而言。《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或作七十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茅店:茅草盖成的客店。 意谓寄宿于茅店的旅客一听鸡叫就趁着月光上路,及至走到带霜的板桥上,看见上面的足迹,知道还有更早的行人。 形容旅客早行所见景色。语出唐.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

  • 不分青白

    同“不分皂白”。陈残云《山谷风烟》十七章:“我是拥护斗地主,拥护分土地的,可就怕有些年轻小子不分青白,不是地主也斗。”见“不分皂白”。陈残云《山谷风烟》17章:“我是拥护斗地主,拥护分土地的,可就怕有

  • 目眦尽裂

    眼眶裂开,形容怒目而视。《史记.项羽本纪》:“(樊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主谓 眦,眼角。眼角都瞪裂开了。形容愤怒到极点的样子。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

  • 衣不重帛

    《尹文子.大道上》:“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异肉,无几时,人皆大布之衣,脱粟之饭。”衣不重帛,指不重穿丝织品的衣服,以示节俭。后用为咏节俭之典。唐.房玄龄《晋书.刘超传》:“加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