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求仁而得到了仁,又有什么怨恨呢? 表示要求得到满足,终于如愿以偿。一般用于追求人格、道德范畴的完善,虽付出沉重代价也不怨悔的场合。语出《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太平广记》卷一六四引《李膺家录》:“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膺谓曰:‘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翊曰:‘求仁得仁,又谁恨也?’”明.李清《三垣笔记下.弘光》:“左懋第将刑,顾问五人云何,一斌等皆曰:‘愿从死。’懋第曰:‘好,好,但恐有悔。’用极大呼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真人俯思良久,顾罗生笑曰:‘君所谓求仁得仁,亦复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驱役鬼神,预人家儿女事!’”


猜你喜欢

  • 青精稻

    同“青精饭”。唐元稹《和乐天赠吴丹》:“万过《黄庭经》,一食青精稻。”【词语青精稻】   汉语大词典:青精稻

  • 接䍦倒

    同“接䍦倒着”。唐张说《翻著葛巾呈赵尹》诗:“昔日接䍦倒,今我葛巾翻。”

  • 鹤归城是

    同“鹤归华表”。宋李曾伯《水龙吟》词:“泪落碑存,鹤归城是,不堪回首。”

  • 吞象

    源见“蛇吞象”。比喻贪婪狠毒。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吞象心肠,歹伎俩;谷中添粃屑,米内插粗糠。”【词语吞象】   汉语大词典:吞象

  • 陬隅句

    源见“蛮语参军”。借指蛮语。宋陆游《久客书怀》诗:“欸乃声饶楚,陬隅句带蛮。”【词语陬隅句】   汉语大词典:陬隅句

  • 吓腐鸢

    源见“鸱得腐鼠”。比喻妄加猜忌的小人俗士。清赵翼《六哀诗.故公相阿文成公》:“岂复援巨公,藉作吓腐鸢。”

  • 郢上曲

    同“郢中曲”。唐 李损之《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诗:“应知郢上曲,高唱出东堂。”【词语郢上曲】   汉语大词典:郢上曲

  • 佳城郁郁

    晋.张华《博物志》七《异闻》:“汉滕公(夏侯婴)薨,求葬东都门外,公卿送丧,驷马不行,踣地悲鸣。跑蹄下地,得石有铭,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遂葬之。”《西京杂记》四记作夏侯婴

  • 白兔

    《古诗源.窦玄妻〈古怨歌〉》:“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沈德潜注:“玄状貌绝异,天子使出其妻,妻以公主。妻悲怨,寄书及歌与玄。时人怜之。”后用为弃妇的典故。同“玉兔”。唐方干《岁晚苦

  • 圣人酒

    源见“中圣人”。指清酒。亦美称酒。清蒲松龄《夜饮再赋》诗之一:“雅集喜倾圣人酒,尘客惭对隐逸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