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并列 一心为公,毫无私心。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教育我们,要互相团结,~,勇于开拓、冒险。”△褒义。描写品德之语。→公而忘私 大公至正 至公无私 铁面无
《左传.昭公三年》:“齐侯田于莒,卢蒲嫳见,泣且请曰:‘余发如此种种(注:种种,发短也。),余奚能为。’”卢蒲嫳是齐大夫庆封的党羽,他曾奉庆封之命,乘齐大夫崔杼之子为争夺继承权而发生家庭内哄之机,率领
源见“鸡鸣狗盗”。谓以卑微技能脱身。唐 刘兼《晨鸡》诗:“淮南也伴升仙犬,函谷曾容借晓人。”
源见“戒石”。指戒石上所刻铭文。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泰陵书《戒石铭》赐郡国曰:‘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用《蜀梼杌》中所载孟王 昶文。”【词语戒石铭】 汉语大词典:戒石铭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指古代两军交战,擂鼓进军,第一通鼓时士气最旺盛;第二通鼓时士气有所减;第三通鼓时士气消尽。“再衰三竭”指力量消尽。后因
见〔无过乱人之门〕。【词语无过乱门】 成语:无过乱门
《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后以“悔尤”为怨恨。唐元稹《诲侄等书》:“吾又以吾兄所职易涉悔尤,汝等出入游从,亦宜切慎。”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间有短评,涉及时事,而信口雌黄,
同“木雁之间”。唐白居易《咏怀寄皇甫朗之》诗:“与君别有相知分,同置身于木雁间。”
唐代李勣为姊煮粥的故事。《新唐书.李勣传》:“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姊戒止:答曰:‘姊多疾而勣且老,虽欲数进粥,尚几何?’”后以“煮粥焚须”比喻手足情深。连动 比喻手足之爱。语本《新唐书·
源见“倒屣迎宾”。谓造访受到热情接待。唐吴融《偶题》诗:“贱子曾尘国士知,登门倒屣忆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