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后以“言废”谓说的话不被采纳。《后汉书.郎?传》:“诚知愚浅,不合圣听,人贱言废,当受诛罚。”【词语言废】 汉语大词典:言废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贞观末,南康黎景逸居于空青山,有鹊巢其侧,每饭食以喂之。后邻近失布者,诬景逸盗之,系南康狱月余,劾不承。欲讯(注:审问)之,其鹊止于狱楼,向景逸欢喜,似传语之状。其日传有赦
源见“王霸惭”。形容生活清贫,愧对别人。清程先贞《暮春雨后遣怀》诗:“妇拙怜司马,儿痴愧令狐。”
同“投杼”。唐李白《系寻阳上崔相涣》诗:“毛遂不堕井,曾参宁杀人。虚言误公子,投杼惑慈亲。”
原作“长恶不悛”。形容一贯作恶,不肯悔改。公元前720年,郑庄公以与周王室发生战争而要求和陈国和好。陈桓公予以拒绝。执政大夫公子佗劝他,亲近贤人,和睦邻国,是国家的珍宝。您应该答应郑国的和好要求。陈桓
喻指有英武气概的女子。汉代赵哗《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伍)子胥行,反顾,女子已自投于濑水矣。于乎!贞明执操,其丈夫女哉!”【词语丈夫女】 汉语大词典:丈夫女
同“大匠运斤”。清蒲松龄《十二月代郑氏与许某启》:“自分沟中断梗,无劳大匠之斧斤;何意爨下朽株,竟辱达人之鉴赏。”
意谓尊敬师长并重视学问。对于学者而言,尊敬老师是最重要的事情。尊敬老师才能提高学问的地位。学问地位提高了,普通民众才能尊敬学问。所以国君在两个地方不能把臣下当作臣下来发号施令。一是在祭祀时以臣下作主祭
源见“操刀伤锦”。喻指为官治政的本领。明皇甫汸《过武城言子祠》诗:“谅乏操刀资,惧贻制锦羞。”
源见“荀令香”。指三国 魏荀彧。亦用以借指高雅才识之士。清纳兰性德《凤皇台上忆吹箫.除夕得梁汾闽中信》词:“心知,梅花佳句,待粉郎香令,再结相思。记画瓶今夕,曾共题诗。”【词语香令】 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