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池塘春草

池塘春草

源见“梦惠连”。形容春意盎然,生机蓬勃。金元好问《论诗》诗之二九:“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典源】 南朝梁·钟嵘《诗品》:“《谢氏家录》云: 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 寤寐间忽见惠连, 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南史·谢惠连传》亦载。

【今译】 南朝宋时谢灵运特别赏识族弟谢惠连,与其一起相处时,往往能想出佳句。后谢灵运在永嘉西堂,作《登池上楼》诗,整日不成,睡寐间仿佛见到惠连,即不觉吟出“池塘生春草”的句子,自以为甚工。说:“此句有神助,不是我吟得出的。”此诗句一联为“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袭封康乐公,人称谢康乐。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灵机忽至,妙手天成,而得佳句; 或以此咏春景;也用以指怀念兄弟、友人等。

【典形】 池草、池畔草、池塘春草、池塘梦、春草梦、春塘草、芳草梦、惠连梦、梦阿连、梦春池、梦里生池草、梦中芳草、生池草、庭草、谢池、谢池草、谢家池、谢家春草、谢塘、忆惠连、池塘草绿、池塘生春草、池塘草、谢池吟、池有草、春草池塘、好句池塘、草绿池塘、草地春晓、残梦吟芳草、池塘句、池塘什、梦春草。

【示例】

〔池草〕 宋·陈师道《春夜》:“梦中无好语,池草为谁生。”

〔池畔草〕 清·唐孙华《维扬寓中喜族弟薪禅等同过》:“梦里常吟池畔草,客中相对广陵花。”

〔池塘春草〕 金·元好问《论诗》之二十九:“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池塘梦〕 宋·万俟雅言《春草碧·草》:“池塘梦生,谢公后还能继否?”

〔春草梦〕 宋·辛弃疾《贺新郎》:“被诗逢敌手皆勍者。春草梦,也宜夏。”

〔春塘草〕 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示述梦》:“兴发春塘草,魂交益部刀。”

〔芳草梦〕宋·谢懋《蓦山溪》:“惜花人老,芳草梦凄迷; 题欲遍,锁窗纱,总是伤春句。”

〔惠连梦〕 宋·苏轼《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

〔梦阿连〕 宋·张孝祥《和揔得居士康乐亭韵》:“尚忆池墉梦阿连,当时此意惜无传。”

〔梦春池〕 宋·陆游《寄彦成》:“雨滴空阶怜夜榻,吟牵芳草梦春池。”

〔梦中芳草〕 宋·张炎《南浦·春水》:“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生池草〕 宋·苏辙《送千之侄西归》:“梦中助我生池草,别后同谁饮竹林。”

〔庭草〕 清·郑燮《文章》:“千古文章凭际遇,燕泥庭草哭秋风。”

〔谢池〕 元·钱抱素《台城路·次邵复孺韵》:“花明柳暝,念贾阁香空,谢池诗冷。”

〔谢池草〕 宋·张炎《台城路·庚辰秋九月之北遇汪菊坡》:“见说吟情,近来不到谢池草。”

〔谢家池〕 元·汪元亨《醉太平·警世》:“怪莺儿乱啼,惊蝶梦初回,正春风草满谢家池。”

〔谢家春草〕 唐·皮日休《闻鲁望游颜家林园》:“一夜韶姿著水花,谢家春草满池塘。”

〔谢塘〕 宋·钱惟演《夜宴》:“只觉辉裴玉,宁思梦谢塘。”

〔忆惠连〕 宋·苏轼《次韵李端叔》:“松荒三径思元亮,草合平池忆惠连。”


猜你喜欢

  • 弊貂

    源见“季子貂敝”。谓落魄失意,多自谦无才。唐吴仁璧《投谢钱武肃》诗:“弊貂不称芙蓉幕,衰朽仍惭玳瑁簪。”

  • 骑牛觅牛

    同“骑驴觅驴”。《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师即造于百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骑牛觅牛。’”连动 比喻认识事物的本质。语出《祖堂集·福州西院大安和尚》卷17:“师即

  • 三年鸟

    同“三年一鸣”。唐陈去疾《赋得骐骥长鸣》诗:“迹类三年鸟,心驰五达庄。”

  • 直叩青蒲

    源见“伏青蒲”。谓犯颜直谏。元无名氏《谢金吾》四折:“将皇亲厮毁谤,将大将厮亏图。我和你直叩青蒲,拣着那爱处做。”

  • 纆牵长

    《战国策.韩策三》:段干越人谓新城君曰:“……王良弟子曰:‘马,千里之马也;服,千里之服也。而不能取千里,何以?’(造父之弟子)曰:‘子纆牵长。故纆牵于事,万分之一也,而难千里之行。’今臣虽不肖,于秦

  • 雷化龙梭

    《晋书.陶侃传》载:陶侃年轻时在雷泽打鱼,打上一枚织布的梭子,回家将梭子挂在墙上。不一会儿,雷雨大作,梭子化龙而去。后遂以“雷化龙梭”喻贤才应时而起,飞黄腾达。宋李流谦《满庭芳.过黄州游雪堂次东坡韵》

  • 餐霞子

    同“餐霞人”。唐宋之问《寄天台司马道士》诗:“远愧餐霞子,童颜且自持。”唐寒山《诗》之二二:“有一餐霞子,其居讳俗游。论时实萧爽,在夏亦如秋。”【词语餐霞子】   汉语大词典:餐霞子

  • 膏明自爇

    同“膏火自煎”。爇,焚烧。唐白居易《岁暮》诗:“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

  • 金匮石室

    匮:古同“柜”,指收藏衣物的家具。古代朝廷收藏重要文书的处所。《汉书.高帝纪下》:“(帝)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颜师古注:“以金为匮,以石为室,重缄封之,保慎之义。”清.汪

  • 之乎也者

    见“之乎者也”。【词语之乎也者】  成语:之乎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