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鲁鱼亥豕”。清 金桌《〈南海百咏〉跋》:“余家向有钞本,承讹踵谬,不无鱼鲁帝虎之失,恨不能一一订正之。”并列 将鱼误写为鲁,将帝错写为虎。泛指错别字连篇,以讹传讹。清·金卓《〈南海百咏〉跋》:“余
源见“南山雾豹”。喻指出色的才华。明 王錂《春芜记.忤奸》:“十年间屈首衡门,似南山修成豹文。”【词语豹文】 汉语大词典:豹文
《孔丛子.陈士义》载:春秋时,鲁郈成子使晋过卫,卫右宰谷臣宴请他,陈设乐器而不奏乐,并送他玉璧。郈成子告其仆说:“夫止而觞我,与我欢也;陈乐而不作,告我哀也;送我以璧,寄之我也。若由此观之,卫其有乱乎
借指文字工作。唐卢纶《送李校书赴东川幕》诗: “男儿须聘用,莫信笔堪耕。” ●《东观汉记·班超传》: “〔班超〕家贫,恒为官佣写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 ‘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砚)间乎!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岂唯纫夫蕙茞。”东汉.王逸注:“纫,索也。蕙、茞,皆香草,以谕贤者。”战国楚伟大诗人屈原在著名长诗《离骚》中,用蕙和茞这样的香草,比喻品格美好的君子人——贤者。唐.杜牧
五代时后蜀流行的一种女子发式。《宋史.五行志三》:“建隆初、蜀孟昶末年,妇女竟治发为高髻,号‘朝天髻’。”【词语朝天髻】 汉语大词典:朝天髻
源见“罗浮梦”。指梅花。元岑安卿《次韩明善推篷图》:“江南烟雨正愁绝,一枝唤醒罗浮魂。”
同“望洋兴叹”。清杭世骏《〈李太白全集〉序》:“〔载庵〕书来质余,方望洋惊叹,五体投地,而敢以一言半句相益乎!”见“望洋兴叹”。【词语望洋惊叹】 成语:望洋惊叹
《易.泰》:“城复于隍,勿用师。”孔颖达疏:“谓君道已倾,不烦用师也。”复,通“覆”。后因以“复隍”喻君道倾危。《宣和遗事》后集:“泰道亨时戒复隍,宣和往事可嗟伤!正邪分上有强弱,罔克念中分圣狂。”【
见“脚踏实地”。【词语足履实地】 成语:足履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