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浇瓜之惠

浇瓜之惠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音yǔ,懒惰)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往夜窃搔梁亭之瓜,皆有焦死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勿)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偏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弗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同已)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也。……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

楚边亭人嫉妒梁亭瓜好,晚上便去毁坏。梁亭人欲往报复,宋就不许,却使梁人以德报怨,夜间悄悄去为楚人浇瓜。楚亭之瓜也越长越好。楚人受到感化,将此事报知楚王,楚王知恩而报,遂使两国邦交敦睦。后因以“浇瓜之惠”、“灌瓜”用为以德报怨的典故。

晋书.苻坚载记上》:“昔荆吴之战,事兴蚕妇(见“争桑”条);浇瓜之惠,梁宋(按:应为梁楚)息兵。

北史.李延孙传论》:“灌瓜赠药(晋羊祜事,见《晋书.羊祜传》),虽有愧于前贤;御侮折冲,足方驾于前贤。”


偏正 帮他人浇灌瓜果的小恩惠。比喻以德报怨,不为小事而结仇争斗。《晋书·苻坚载记上》:“昔荆吴之战,事兴蚕妇;~,梁宋息兵。”△褒义。多用以德报怨、取得谅解方面。 →以德报怨 ↔睚眦必报。也作“灌瓜之义”。


【词语浇瓜之惠】  成语:浇瓜之惠汉语词典:浇瓜之惠

猜你喜欢

  • 高帽子

    《北史.熊安生传》:“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木底有齿的鞋叫屐)。州将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识比三公。”北齐的宗道晖,喜欢戴高翅帽,穿大木屐。每当州将来到时,他就穿戴这样的鞋帽进见,

  • 梁珠

    源见“魏车委照”。指宝珠。唐褚亮《奉和望月应魏王教》:“色共梁珠远,光随赵璧圆。”【词语梁珠】   汉语大词典:梁珠

  • 泰山之安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泰山之安”,形容像泰山那样稳固,安定。明.冯梦龙、清.蔡元放编《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内安百姓,外抚四夷,勋加于王室,泽布于诸侯,国有泰

  • 折鼎

    同“折鼎覆?”。《后汉书.窦融传赞》:“虽则折鼎,王灵以宣。”李贤注:“鼎三足,三公象。折足者,言其不胜任也。”【词语折鼎】   汉语大词典:折鼎

  • 感故物

    源见“刈蓍遗簪”。谓怀念故物。唐杜甫《水槛》诗:“人生感故物,慷慨有馀悲。”

  • 床下拜梁松

    《后汉书.马援传》载:东汉梁松是光武帝的女婿,身居高官。一次,伏波将军马援患病,梁松前去问候,在床下拜见。马援因与梁松的父亲是朋友,视梁松为晚辈,没有答礼。梁松因此对马援怀恨,在马援死后,仍上书诬告他

  • 误驳点蝇

    同“屏风误点”。明汪道会《墨赋》:“书练染素,误驳点蝇;非惟纸贵,抑高令名。”

  • 闭门扫迹

    同“闭门却扫”。清戴名世《〈禹贡锥指〉序》:“而胡君年逾七十,平生闭门扫迹,上下千古,讨论六经。”见“闭门扫轨”。清·戴名世《〈禹贡锥指〉序》:“而胡君年逾七十,平生~,上下千古,讨论六经。”【词语闭

  • 鳌戴方壶

    源见“龙伯钓鳌”。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形容海上岛屿。宋沈遘《次韵和孙少述润州望海楼》:“北固峨峨铁瓮完,京口浩浩海门连。鹏抟羊角来天外,鳌戴方壶献几前。”

  • 李靖行雨

    源见“马鬣一滴”。形容下雨。元冯子振《鹦鹉曲.黄阁清风》:“汉萧何昴宿分英,李靖唐时行雨。”【典源】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卷四:“卫国公李靖,微时尝射猎霍山中,寓食山村。……俄而阴暗迷路,茫然不知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