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染指”。比喻尝到某种滋味。宋陆游《读〈老子〉》诗:“《道德》五千言,巍巍众妙门。管窥那见豹,指染仅尝鼋。”
同“束之高阁”。明李贽《读书乐》诗:“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见“束之高阁”。明·李贽《读书乐》:“弃之莫读,~,怡性养神,辍歌送哭。”【词语束之高屋】 成语:束之高屋汉语大词典:
源见“子猷惜此君”。指画中之竹。宋苏轼《送文与可出守陵州》诗:“壁上墨君不解语,见之尚可消百忧。而况我友似君者,素节凛凛欺霜秋。”【词语墨君】 汉语大词典:墨君
《汉书.息夫躬传》载:汉哀帝朝,息夫躬以告密获宠。任左曹光禄大夫后,借近帝之机,更加屡进谗言,逐一诋毁朝中大臣。“众畏其口,见之仄目”。后因以“息躬历诋”为奸佞毁谤大臣的典故。唐李瀚《蒙求》:“葛本刺
弊:破旧,损坏。礼、法:规范。 帽子虽坏,按理应戴在头上,鞋子虽新,按理应穿在脚上走路。 比喻上下有分,不可颠倒。语出《太平御览》卷六九七引《六韬》:“崇侯虎曰:‘今周伯昌怀仁而善谋,冠虽弊,礼加
同“渐离筑”。清黄宗羲《查逸远墓志铭》:“厄屯之歌,铅筑之声,杂然出于四壁。”【词语铅筑】 汉语大词典:铅筑
源见“杖头钱”。指沽酒钱。清 刘光地《送元坳出守梧州》诗:“伯起金来挥臂谢,阮公钱入掉头走。”
同“不识一丁”。清昭梿《啸亭杂录.苏昌》:“其子富纲为滇督几二十年……目不识丁,凡有文稿,皆倩吏胥讲释,合省传为笑柄。”主谓 丁,泛指简单的字。形容一个字也不识。语本《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
同“蒲柳姿”。清薛时雨《百字令.舟出吴门沈书森太守等宴集言别》词:“偏我落拓江湖,萧萧瑟瑟,蒲柳惊秋早。”
穿轻暖的皮衣,乘坐肥马拉的车。形容生活豪华奢侈。语本《论语.雍也》:“赤之适章也,乘肥马,衣轻裘。”见“乘肥衣轻”。元·无名氏《赚蒯通》2折:“想为官的前呼后拥,~,有多少荣耀。”【词语衣轻乘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