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鹏鶱”。骞,通“鶱”。宋范仲淹《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相其直道了无悔,宁争蠖屈与鹏骞。”【词语鹏骞】 汉语大词典:鹏骞
同“相马九方皋”。清 丘逢甲《法政学堂宴日本法学博士梅谦次郎》诗:“海上钓鳌三岛近,人间相马九方遥。”
指老人。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先声》:“古董先生谁似我,非玉非铜,满面包浆裹,剩魄残魂无伴伙,时人指笑何须躲。”并列 只剩下点魂魄。衰朽的老人。清·孔尚任《桃花扇》:“古董先生谁似我,非玉非铜,满面包浆
同“经纶满腹”。茅盾《子夜》二:“仲老,真佩服,满腹经纶!果然是奥妙。”偏正 经纶,本指整理过的蚕丝,后借指才学本领。比喻有谋略才干的人。语本《易经·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朱苏进、胡建新《康熙
《梁书.钟嵘传》:“方今皇帝资生知之上才,体沈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学究天人。”究,研究。天人,天道、人事。形容人的学识渊博,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学问皆通晓。后因以“学究天人”作为形容知识渊博的人之典故
源见“梁狱上书”。泛指冤狱的申诉书。唐崔国辅《送韩十四被鲁王推递往济南府》诗:“梁王虽好士,不察狱中书。”
宁:岂,难道。有种:谓世代相传。种,种族。 王侯将相,难道是种族遗传的吗? 用反诘的语气表示王侯将相无种,功名事业全在人为。语出《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
《孟子.尽心下》:“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脍炙,原指切细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汉枚乘《七发》:“羞炰脍炙,以御宾客。”后亦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人称赞。宋司马光《
源见“素丝羔羊”。称誉官吏清廉的节操。宋曾巩《策问二》:“然朝廷之臣未能有素丝之节,正直之行。”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桂文襄受赂》:“旧传桂见山有素丝之节,谬矣。”
借指德才出众的兄弟。唐赵嘏《寄梁佾兄弟》诗: “桃李春多翠影重,竹楼当月夜无风。荀家兄弟来还去,独倚栏干花露中。” ●《后汉书 · 荀淑传》: “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阳人也……有子八人: 俭、绲、清、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