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激浊扬清

激浊扬清

激:冲除;浊:污秽。用以比喻除恶扬善。出自唐王珪之语。王珪(570-638年)字叔玠(jiè界),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隋时曾任太常奉礼郎。唐武德初,任东宫中舍人,跟随太子李建成。后因事流放嶲(xī西)州。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重其才干,起用为谏议大夫。后转黄门侍郎、侍中等,与房玄龄、温彦博、戴胄、魏徵等人同理国政。一次宴会后,唐太宗让他对这几位大臣进行品评,然后再对自己作一估量。王珪在评价了这些人以后,谈到自己时,曾说: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方面,我同这几个人相比较,也有自己的长处。

【出典】:

旧唐书》卷70《王珪传》2529页:“后尝侍宴,太宗谓珪曰:‘卿识鉴清通,尤善谈论,自房玄龄等,咸宜品藻,又可自量,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繁理剧,众务必举,臣不如戴胄。以谏诤为心,恥君不及于尧、舜,臣不如魏徵。至如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

【例句】:

明·顾炎武《与公肃甥书》:“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义。”


见“扬清激浊”。三国魏·刘劭《人物志·利害》:“其功足以~,师范僚友。”


【词语激浊扬清】  成语:激浊扬清汉语词典:激浊扬清

猜你喜欢

  • 谢氏树

    同“谢庭兰玉”。明徐渭《四花图》诗:“绕阶皆为谢氏树,依庭共拟窦家郎。”【词语谢氏树】   汉语大词典:谢氏树

  • 赦绝缨

    源见“绝缨”。谓宽厚待人。清钱谦益《次韵刘敬仲寒夜》之五:“怜才可但旌当辙,使过终须赦绝缨。”

  • 三千弟子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其中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后以“三千弟子”为称道弟子众多的典故。唐.杜甫《示宗武》诗:“十五男儿志,三千弟

  • 取长弃短

    源见“取长补短”。吸取长处,抛弃短处。《资治通鉴.周安王二十五年》:“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朽,良工不弃。’”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持此为心

  • 遗孽余烈

    指后世子孙,又指遗留的臣民,含贬义。宋代苏辙《唐论》:“高帝之世,反者九起,其遗孽余烈,至于文景,而为淮南、济北、吴楚之乱。”并列 孽,作乱或邪恶的人;烈,祸乱;转指为祸者。指邪恶势力遗留下来的残余部

  • 扣角歌

    同“饭牛歌”。清顾炎武《哭归高士》诗:“常为扣角歌,不作穷途哭。”【词语扣角歌】   汉语大词典:扣角歌

  • 九折回车

    源见“王尊叱驭”。喻指激流勇退,撤出仕途。明何景明《送王秉衡谪赣榆》诗:“中流得瓠常相保,九折回车且自全。”

  • 吹火照书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吹火照书”:“苏颋(字廷硕,唐时武功人,幼敏悟,举进士及第,与张说并以文章著称,累官同平章事,封许国公)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又患无灯

  • 有眼不识泰山

    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长着眼睛却不认识泰山。后因以“有眼不识泰山”用为浅陋无知,认不出有地位有能耐人的典故。明.施耐庵《水浒》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教头,小

  • 一苇渡江

    参见:折芦而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