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

热得烫手,又作“炙手而热”。比喻权贵气焰之盛。见唐崔铉之事迹。崔铉,字台硕,生卒年月不详,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北)人。进士出身。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拜宰相。后因与李德裕有隙,罢为陕虢(guó国)观察使。宣宗即位后,又擢为河中节度使,再拜相。他与郑鲁、杨绍复、段瓌、薛蒙等人颇相友善,经常让这几人参议政事,因此当时流传着“郑、杨、段、薛,炙手可热;欲得命通,鲁、绍、瓌、蒙”之句。后出为淮南节度使,兼宣歙池观察使。

【出典】:

新唐书》卷160《崔铉传》4974页:“铉所善者郑鲁、杨绍复、段瓌、薛蒙,颇参议论,时语曰:‘郑、杨、段、薛,炙手可热;欲得命通,鲁、绍、瓌、蒙。’帝闻之,题於扆(yǐ椅)。”

【例句】:

唐·崔颢《长安道》:“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 唐·白居易《放言》之四:“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宋·辛弃疾《念奴娇·用韵答傅先之》:“炙手炎来,掉头冷去,无限长安客。” 元·高明《琵琶记·伯喈思家》:“我夫人虽贤慧,争奈老相公之势,炙手可热。” 清·张廷玉等《明史·董传策传》:“(严)嵩久握重权,炙手而热。” 清·洪升《长生殿》:“中书独坐揽朝权,炙手威风赫烜。”


述补 炙,烤。手一接近,就感到其热烫人。比喻权势盛,气焰高。语出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李国文《花园街五号》:“而刘钊,不但住进了花园街五号,还成了吕况的影子内阁,~的人物,更多地起着智囊的作用。”※炙,不读作jiǔ。△贬义。多用于描写权势方面。也作“炙手而热”。


【典源】 唐·杜甫《丽人行》.诗:“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唐·韦述《两京新记》:“安乐公主,上之季妹也。附会韦氏,热可炙手,道路惧焉。”宋·王谠《唐语林》卷四:“开成、会昌中,……又曰: ‘郑杨段薛,炙手可热。’”

【今译】 唐中宗的小女儿安乐公主,为韦后所生,备受宠爱,与韦氏一族恃势骄横,势焰熏天,仿佛一伸手靠近就感到被烫,令人畏忌。此语为唐时俗语。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权贵势焰很盛。

【典形】 莫炙权门火、炙手、炙手可热、炙手威风、炙手炎、炙手成热。

【示例】

〔莫炙权门火〕 宋·黄庭坚《赠赵言》:“有手莫炙权门火,有口莫辩荆山玉。”

〔炙手〕 唐·白居易《放言》之四:“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炙手可热〕 唐·崔颢《长安道》:“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

〔炙手威风〕 清·洪升《长生殿》:“中书独坐揽朝权,炙手威风赫烜。”

〔炙手炎〕 宋·辛弃疾《念奴娇·用韵答傅先之》:“炙手炎来,掉头冷去无限长安客。”


【词语炙手可热】  成语:炙手可热汉语词典:炙手可热

猜你喜欢

  • 从事

    源见“青州从事”。指嗜酒者。宋陈造《重九山阳仪真两使君送酒》诗:“两州各遣六从事,九日俄成一病翁。”【词语从事】   汉语大词典:从事

  • 易牙馔

    源见“易牙”。指名厨烹调的美味。清赵翼《杨桐山招饮即席二首》诗之一:“果然隽永出郇厨,入口几疑易牙撰。”

  • 使臣星

    《后汉书.李郃传》:“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至各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后因称朝廷使者为“使臣星”。唐王维《送邢桂州》诗

  • 薏苡冤

    同“薏苡明珠”。唐胡曾《铜柱》诗:“功成自合分茅土,何事翻衔薏苡冤?”

  • 老拳

    源见“沤麻”。指狠毒的拳击。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四:“既归家,又饱其夫老拳。”【词语老拳】   汉语大词典:老拳

  • 金戈铁马

    金戈:兵器的总称;铁马:战马。形容军队的威武雄壮。出自唐末李袭吉之文。李袭吉事迹参见“雁逝鱼沉”条。天复年间(901-904年)李袭吉曾代李克用写信给朱温。信中写道:“本来我与你是关系很密切的朋友,后

  • 盗泉宁止渴

    源见“不饮盗泉”。表示回避邪恶,保持清白节操。唐沈佺期《移禁司刑》诗:“盗泉宁止渴,恶木匪投躯。”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只知人在山中,但不知具体去处。面对茫茫云海,使人于迷惘中又萌生一线希望。语出唐.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于

  • 呼竖子

    源见“广武叹”。慨叹世无英雄,使庸人得志。唐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沈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

  • 山阳闻笛

    同“山阳笛”。宋张炎《壶中天.怀旧友》词:“留得一方无用月,隐隐山阳闻笛。”【词语山阳闻笛】  成语:山阳闻笛汉语大词典:山阳闻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