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应帝王》:“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生死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列子与之见壶子(郑人,名林,列子之师)。出而谓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
源见“倒屣迎宾”。谓蔡邕匆忙中穿倒了鞋子迎接王粲。泛指热情迎接宾客。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延张必于骛轮,引王终于倒屣。”
恤:谨慎。 意谓刑罚要慎重。语出《书.舜典》:“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汉.蔡邕《司空文烈侯杨公碑》:“岩岩大理,惟制民命,命公作廷尉,惟刑之恤。”晋.傅玄《傅子.法刑》:“是故圣帝明王,惟刑之恤
陈:旧。因:沿袭。 此典指汉初经过几代帝王“休养生息”的政策,到汉武帝时已是国强民富之兴旺景象,粮库里陈粮压陈粮,层层积累,满得溢出仓外,在露天堆积着,以至于腐烂不能吃。后以此典比喻因循保守,没有革新
指暮春时草木枝叶繁茂,花渐萎谢。宋代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并列 绿叶茂盛,红花凋零。形容晚春残景。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好一个‘~’,易安居士把花儿的不幸,人的愁苦都说尽了
源见“泥封函谷”。谓把守牢固的关隘。唐骆宾王《北眺舂陵》诗:“既出封泥谷,还过避雨陵。”
同“滹沱麦饭”。清袁枚《光武原陵》诗:“三日真龙旗不见,芜亭麦饭风萧萧。”芜葶,即无蒌亭。
源见“黄雀报”。谓施恩获报。隋王度《古镜记》:“昔杨氏纳环,累代延庆;张公丧剑,其身亦终。”
同“马援铜柱”。明 莫止《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君不见马援柱,孔明碑,剥落黄蒿里,千年莓苔待君洗。”【词语马援柱】 汉语大词典:马援柱
《诗.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郑玄注:“草虫鸣,阜螽跃而从之。”后因以“虫鸣螽跃”比喻固有的自然规律。《旧唐书.太宗纪论》:“础润云兴,虫鸣螽跃。虽尧舜之圣,不能用檮杌、穷奇而治平;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