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曲礼》:“齿路马者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计算国君或诸侯所乘路车之马的年齿(因马年增一齿)者,要处死。后因以为咏马之典。清.梁佩兰《养马行》:“王谕‘养马要得马性情,马来自边塞马不轻。人有齿马
同“而立岁”。鲁迅《阿Q正传》四:“谁知道他将到‘而立’之年,竟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偏正 三十岁的代称。语本《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鲁迅《阿Q正传》:“谁知道他
《晋书.谢安传》:“安本能为洛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效之。”又《世说新语.雅量》“方作洛生咏讽”梁刘孝标注引宋明帝《文章志》:“(谢)安能作洛下书生咏,而少有鼻疾,
源见“网开三面”。喻施行仁政,法令从宽。隋卢思道《辽阳山寺愿文》:“唐旌已立,刍舆不远而至;殷网既开,肖翘咸遂其所。”《旧唐书.音乐志三》:“大赉下周车,禁暴开殷网。”【词语殷网】 汉语大词典:殷
《李太白文集》二六《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唐朝时候,韩朝宗为荆州长史,喜欢奖掖提拔后进之士,受到时人的仰慕。李白希望能
《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后以“求志达道”指儒家穷藏达济,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明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后论》:“自儒者出,而求志达道之学兴矣。”【词语求志达道】
簪与缨,古代贵人的冠饰,借指高官显宦。《南史.王弘传论》:“及夫休元弟兄,并举栋梁之任,下逮世嗣,无亏文雅之风,其所以簪缨不替,岂徒然也!”替:废;衰。唐代张说《灉湖山寺》诗:“若使巢由知此意,将不萝
同“待兔”。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序》:“刻舟求剑,体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宁远?”见“守株待兔”。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序》:“刻舟求剑,体貌何殊;~,旨意宁远。”【词语待兔守株】 成语:待兔守
参见:景钟
《太平御览》卷八十引《春秋合诚图》:“(尧母庆都生尧前)有赤龙负图出。庆都读之:赤受天运。下有图,人衣赤光面,八彩须鬓,长七尺二寸,兑上丰下,足履翼翼。署曰:赤帝起,诚天下宝。奄然阴风雨,赤龙与庆都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