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煎水作冰

煎水作冰

用油炸水,使之成冰。比喻方法与目的相违背,不会实现。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今山东泰安一带)人,初为曹操丞相军议掾,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任给事中、侍中,屡借天象,灾异进谏,甚为曹丕所重,官至光禄勋卒。病危之时,口述遗疏,其中说:“我常常痛恨君主不思尧、舜、汤、武之治,而重蹈桀、纣、幽、厉之辙,不借鉴亡国之君的教训,使政治不能纳入正轨。悲痛啊!以他们的所为,却希望能达到他们梦想的目标,好比是顺着树抓鱼,煎水作冰,他们的目的不可能实现是很明白的。”

【出典】:

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卷25第716页:“臣常疾世主莫不思绍尧、舜、汤、武之治,而蹈踵桀、纣、幽、厉之迹,……悲夫!以若所为,求若所致,犹缘木求鱼,煎水作冰,其不可得,明矣。”


兼语 用火熬水,想要制成冰。比喻方法与目的相反,不能办成事情。《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以若所为,求若所致,犹缘木求鱼,~,其不可得,明矣。”△多用于指作法失当,事与愿违方面。→炙冰使燥 ↔抽薪止沸


【词语煎水作冰】  成语:煎水作冰汉语词典:煎水作冰

猜你喜欢

  • 虽百世可知也

    世:指朝代。 虽经历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预知的。 意谓鉴往以知来,从历史的演变,可以测知长远未来的事态。语出《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

  • 折辕

    同“张堪折辕”。《宋书.陆徽传》:“是以衣囊挥誉于西京,折辕延高于东帝。”【词语折辕】   汉语大词典:折辕

  • 巧言令色

    也作“巧言善色”。形容花言巧语,内藏祸心而外露和悦。传说虞舜在位时期,大臣皋陶和禹共同讨论天下大计和治国安民之道。皋陶说,重要的在于知人善任,把臣民治理好。禹说,完全做到这些,连帝尧都感到困难啊!知人

  • 潘安果

    同“潘车盈果”。清李渔《赠王钦衷解元》诗:“六桥惯醉归来晚,载得潘安果一车。”

  • 混沌

    同“浑沌”。唐刘知幾《史通.言语》:“用使周秦言辞见于魏 晋之代,楚 汉应对,行乎宋 齐之日,而伪修混沌,失彼天然。”【词语混沌】   汉语大词典:混沌

  • 桃源路

    源见“刘阮访仙”。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唐张贲《和袭美醉中先起次韵》:“何事桃源路忽迷,惟留云雨怨空闺。”源见“桃花源”。指通往理想境界之路。唐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 捉将官里去

    将:介词。犹“在”。官:官府。 意谓被捉进官府。语出宋.赵令畴《侯鲭录》:“宋真宗东封,征处士杨朴至,问曰:‘临行有人作诗祖送否?’对曰:‘臣妻有诗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

  • 斅鸣鸡

    源见“鸡鸣狗盗”。指卑微的小技。唐韩偓《故都》诗:“掩鼻计成终不觉,冯谖无路斅鸣鸡。”

  • 山阴笛

    参见:邻笛

  • 嵩呼

    《汉书.武帝纪》:“翌日亲登嵩高(即嵩山),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据《汉书》记载,这件事发生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即公元前一一〇年)春。所谓“嵩呼”,实际是“人呼”在山间回响,臣下加以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