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铤而走险”。唐王勃《九成宫颂序》:“崩林磔石,毛群无铤险之资。”清魏源《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急而铤险,兽穷斯怒。”【词语铤险】 汉语大词典:铤险
源见“渔阳掺挝”。形容鼓声激越。宋刘筠《夜宴》诗:“巢笙传曲沃,掺鼓发《渔阳》。”
有杀人报仇的父亲,一定有打家劫舍的儿子。 表示家庭教养和环境薰陶对人的影响极大。语出宋.苏轼《荀卿论》:“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
源见“玄之又玄”。指道教。《魏书.礼志一》:“世宗优游在上,致意玄门,儒业文风,顾有未洽。”后蜀何光远《鉴戒录.耽释道》:“李德裕相公性好玄门,往往冠褐,修彭祖房中之术,求茅君点化之功。”【词语玄门】
同“覆酱瓿”。《晋书.左思传》:“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词语覆酒瓮】 汉语大词典:覆酒瓮
《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楚庄王)使申舟聘(出使)于齐,曰:‘无假道(借路)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你),我伐
同“上蔡苍鹰”。清曹尔堪《千秋岁引.警悟》词:“猛回头,上蔡犬,华亭鹤。”
三国 魏曹丕《秋胡行》诗:“企予望之,步立踌蹰。”企,踮起脚。予,犹“而”,助词。后以“企予”表示伫立。《文选.陆机〈叹世赋〉》:“望汤谷以企予,惜此景之屡戢。”李善注:“《毛诗》曰:‘谁谓宋远,跂予
源见“中原逐鹿”。喻指中原的统治权。宋王安石《范增》诗之一:“中原秦鹿待新羁,力战纷纷此一时。”
同“埋轮”。明吴应箕《赠金天枢侍御》诗:“天山使者曾埋毂,殿上孤臣敢犯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