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绝裾而去”。指辞母而去的人。明高启《送陈博士归番禺葬亲》诗:“奈何割裾子,尚忍生违离。”
《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谢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此事又见《晋书.谢安传》。谢安有一次对子侄们说,人
同“渭城柳”。宋高似孙《点绛唇.十六芳年》词:“休回首。渭城烟柳,肠断离亭酒。”
同“悬疣附赘”。宋陆游《秋兴》诗:“此世极知同逆旅,吾身亦自是悬疣。”【词语悬疣】 汉语大词典:悬疣
指田文对吴起说:魏国继位之君主年纪很轻,国内又不安定。后以此典比喻新即位的君主年少,人心浮动不安。田文,当时魏国的大臣。吴起任西河(郡名,一称河西,辖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守,很有声誉。后来,魏国设
《战国策.秦策四》载:战国时,齐、韩、魏攻秦,昭王割三城以求和,且曰:“宁亡三城而悔,无危咸阳而悔也。”又宋陆游《跋李庄简公家书》:“〔李光〕每言秦氏(秦桧),必曰‘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南宋
源见“千头木奴”。指柑橘树。宋陈师道《和苏公洞庭春色》:“洞庭千木奴,寸丝不挂手。”亦指柑橘的果实。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柑桔树在古代称为 “木奴”。为什么有此叫法呢?
《论语.卫灵公》:“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刘宝楠正义:“卷,收也。怀,与‘褱’同,藏也……卷而怀之,盖以物喻。”后以“卷怀”谓藏身隐退,收心息虑。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意得则舒怀以命笔,
《礼记.乐记下》:“武王克殷返商……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后以“包戈”谓偃武修文。宋欧阳修《东阁雨中》诗:“瑶图新嗣圣,玉塞久包戈。”【词语包戈】 汉语大词典:包戈
《晋书.阮裕传》:“成帝崩,裕赴山陵,事毕便还。……刘恢叹曰:‘我入东正当泊安石渚下耳,不敢复近思旷(注:阮裕字思旷)旁。”晋人阮裕为人清高,颇受众人的敬仰。故有德有才之士常衡量是否能与之匹配,而自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