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燕客书诈

燕客书诈

西汉昭帝(前94-前74年)刘弗陵,汉武帝之子。昭帝即位后,姐姐盖主、哥哥燕王刘旦和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相勾结,让人以燕王名义写信诬告博陆侯大将军霍光擅自调动大将军府内的校尉,专权自恣,并怀疑他有政变阴谋。表示愿意归还印章,在皇宫内守卫,来观察、应付奸臣政变的发生。等霍光休息出宫那天,上奏给昭帝。转天霍光闻讯,入朝时在皇宫画室等候。昭帝看霍光不在,就问:“大将军在哪里?”左将军上官桀答道:“因燕王告发他的罪行,所以不敢上朝了。”昭帝命他上朝。霍光走上大殿,摘下帽子叩头道歉。昭帝说:“请大将军戴上帽子,我知道燕王那封告发信是编造的谎言,您是无辜的。”霍光问:“陛下是怎么了解到实情的?”昭帝说:“将军到广明亭去考察郎吏的业绩,调动校尉来,也用不了十天时间,此事燕王又怎么会知道呢?再说将军想要谋反,也用不着调动一个校尉来。”当时昭帝才14岁,尚书等近臣都为昭帝对问题的中肯分析而震惊。上书告发的那个人逃跑了,昭帝派人紧急追捕。由于汉昭帝明辨是非,霍光才没被治罪。后以“燕客书诈”为咏贤臣遭毁谤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68《霍光传》2935、2936页:“于是盖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跸,太官先置……又擅调益莫府校尉。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归符玺,入宿卫,察奸臣变。’候司光出沐日奏之。……书奏,帝不肯下。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上问‘大将军安在?’左将军桀对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将军之广明,都郎属耳。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燕王何以知之?且将军为非,不须校尉。’是时帝年十四,尚书左右皆惊,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

【例句】:

唐·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燕客书方诈,尧门信未孚。”


猜你喜欢

  • 仰钻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后以“仰钻”指仰慕钻研前贤的学问。唐张说《齐卢思道碑》:“思若泉涌,文若春华。精微入虚无,变化合飞动。斯固非学徒竭才仰钻之所逮也。”【词语仰钻

  • 擢发数

    同“擢发难数”。清李渔《凤求凰.姻诧》:“便是罄竹书,擢发数,也说不尽许多不善。”

  • 隐锻炉

    源见“嵇康锻”。指名士隐居不仕。唐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诗:“圣朝光御极,残孽驻艰虞。才淑随厮养,名贤隐锻炉。”

  • 忧天坠

    同“忧天”。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孟云卿》:“身处江湖,心存魏阙,犹杞国之人,忧天坠相率而逃者,匹夫之志,亦可念矣。”严复《原强》:“甚矣,先生之言!无异杞人之忧天坠也。”

  • 素琴

    同“无弦琴”。明李梦阳《陶行人宅赠》诗:“未论五杨柳,真悬一素琴。”【词语素琴】   汉语大词典:素琴

  • 麟游

    《淮南子.览冥训》:“昔者黄帝治天下……凤皇翔于庭,麒麟游于郊。”后因以“麟游”为祥兆。明无名氏《四贤记.报命》:“争奈虎狼塞路,有碍麟游。”【词语麟游】   汉语大词典:麟游

  • 锥出囊

    同“锥脱囊中”。宋陆游《屏迹》诗之二:“养道褐怀玉,露才锥出囊。”

  • 两楹梦

    源见“夫子梦奠”。指孔子之死。宋陆游《二子》诗:“两楹梦后少真儒,毁誉徒劳岂识渠?”【词语两楹梦】   汉语大词典:两楹梦

  • 琼琚

    同“琼瑶”。唐韦应物《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诗:“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元耶律楚材《西域和王君玉诗》之三:“君侯乘兴写佳篇,我得琼琚价倍千。”【词语琼琚】   汉语大词典:琼琚

  • 不材之木

    《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牛,絜(度,衡量)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通傍,近)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