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牛山下涕

牛山下涕

晏子春秋.谏上十七》:“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之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晏子对曰:‘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使勇者常守之,则灵公、庄公将常守之矣。数君者将守之,则吾君安得此位而立焉!以其迭处之,迭去之,至于君也,而独为之流涕,是不仁也。不仁之君见一,谄谀之臣见二,此臣之所以独窃笑也。’”《列子.力命》、《韩诗外传》十卷十一章亦载此事。后以“牛山下涕”谓不知厌足,为人生短暂而悲叹。清顾炎武《齐祭器行》:“牛山下涕何悲苦,岁久光华方出土。”


【典源】《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这独笑,何也?’晏子对曰:‘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 使勇者常守之,则庄公、灵公将常守之矣。数君者常守之,则吾君安得此位而立焉? 以其迭处之,迭去之,至于君也,而独为之流涕,是不仁也。不仁之君见一,谄谀之臣见二,此臣之所以独窃笑也。’”《列子·力命》等亦载。

【今译】 春秋时齐景公与群臣登牛山游赏,景公北望其国城不禁流泪道:“怎么能丢下这壮美的江山去死呢?”随从之臣也跟着哭泣。只有晏子在一边窃笑。景公不禁对晏子发怒道:“我今天因游赏而生悲感,别人也哭泣,你为什么独自发笑?”晏子道:“如果让贤明的君王长生,则太公、桓公将长据君位,如果让勇武的君王长生,则庄公、灵公将长守君位。这几位君王长生,您怎么还能做君王呢? 正因为这样一代代继承下来,才传到您这里,而您偏偏要为不得长保君位而悲伤,这是不仁啊。我所以才窃笑。”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感伤世代更迭,人世沧桑。

【典形】 景公齐山、牛山哀泣、牛山悲、牛山泪、牛山叹、牛山下涕、齐景升丘山、更上牛山、牛山万古哀、牛山挥涕、牛山滴、牛山客、牛山沾衣。

【示例】

〔景公齐山〕 南朝梁 · 江淹 《泣赋》:“若夫景公齐山、荆卿燕市、孟尝闻琴、马迁废史。”

〔牛山哀泣〕 三国·曹植《感节赋》:“慕牛山之哀泣,惧平仲之我笑。”

〔牛山悲〕 唐·李白 《君子有所思行》:“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牛山叹〕 晋·陆机 《齐讴行》:“鄙哉牛山叹,未及至人情。”

〔牛山下涕〕 清·顾炎武《齐祭器行》:“牛山下涕何悲苦,岁久光华方出土。”

〔齐景升丘山〕 魏·阮籍《咏怀》之三十二:“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词语牛山下涕】  成语:牛山下涕汉语词典:牛山下涕

猜你喜欢

  • 冶长空得罪

    同“公冶非罪”。唐刘长卿《罪所留系寄张十四》诗:“不见君来久,冤深意未传。冶长空得罪,夷甫岂言钱。”

  • 辅车相将

    同“辅车相依”。清叶方蔼《关陇平》诗:“面蜀肘凉,辅车相将。”见“辅车相依”。清·叶方蔼《关陇平》:“面蜀肘凉,~。”【词语辅车相将】  成语:辅车相将汉语大词典:辅车相将

  • 女娲戏土

    东汉.应劭《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据《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絙,音gēng,大绳。据传说,

  • 移突

    源见“曲突徙薪”。谓防患于未然。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即事》诗之三:“焦头无客知移突,曳足何人与共船?”

  • 越人肥瘠

    同“越瘦秦肥”。《歧路灯》四四回:“越人肥瘠由他罢,秦人各自一关中。”《冷眼观》一回:“讵料我伯父不但存了一个越人肥瘠的思想,而且深恐我父亲做州县官,设有亏空,不无累及。”见“越瘦秦肥”。《歧路灯》4

  • 五羖皮

    源见“五羖大夫”。五张公羊的皮。后常比喻出身低贱之士或微贱之物。唐刘禹锡《说骥》:“繇是而言,方之于士,则八十其缗也,不犹愈于五羖皮乎?”宋苏轼《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亦借

  • 鹤鸣琴

    《韩非子.十过》:晋平公向乐师师旷请教音乐,“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师旷曰:‘不如清徵(zhǐ)。’公曰:‘清徵可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古之听清徵者,皆有德义之君也。今吾君德薄,不足以听。’平

  • 峣峣易缺

    峣峣( ㄧㄠˊ yáo 尧):山很高的样子。《后汉书.黄琼传》:“语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山特高者容易缺损,比喻性刚直者易于招祸,也用以比喻名高位重的人,更应律己以严,稍有不当,便损盛

  • 枕碧流

    源见“漱石枕流”。借指隐居。南唐李中《赠蒯亮处士》诗:“吾君侧席求贤切,未可悬瓢枕碧流。”

  • 拟不于伦

    同“拟非其伦”。朱自清《〈燕知草〉序》:“书中前一类文字,好像昭贤寺的玉佛,雕琢工细,光润洁白;后一类呢,恕我拟不于伦,像吴山四景园驰名的油酥饼。”述补 指不以同类或同等的事物来比拟。清·谭嗣同《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