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牛鼎烹鸡

牛鼎烹鸡

吕氏春秋.应言》:“白圭谓魏王曰:‘市丘(市丘,一说为魏邑;一说即沛邱,齐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唐司马贞《索隐》引《吕氏春秋》作“函牛之鼎”,较可取)之鼎以烹鸡,多洎(添汁)之,则淡而不可食;少洎之,则焦而不熟。’”

“牛鼎烹鸡”原指是方法不妥,工具不当,多添水则淡,少添水则焦,烹鸡要好,难于控制。后用“牛鼎烹鸡”意义有所转变,一般多比喻大材小用。

后汉书.边让传》蔡邕荐让“表”:“传曰: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此言大器之小用,固有所不宜也。”这是直接引述典故原义的例子,至如使用之例,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这是以“牛鼎”比喻驺衍之术,若用其迂大于小处,则有“牛鼎烹鸡”之嫌。


主谓 牛鼎,盛牛之鼎,古代能煮全牛的食器。用可煮整头牛的大鼎来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此言大器之于小用,固有所不宜也。”△贬义。形容有才识的人未得重用的用语。→牛刀割鸡


【词语牛鼎烹鸡】  成语:牛鼎烹鸡汉语词典:牛鼎烹鸡

猜你喜欢

  •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对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要终身把他当父亲看待。 旧时尊师的口号。语出元.关汉卿《玉镜台》二折:“小姐拜哥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士教小姐写字者。”《西游记》三一回:“行者道:‘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

  • 浮丘驾鹤

    源见“王乔控鹤”。谓仙人驾临。唐马令《早春陪敕使麻先生慈力祭岳》诗:“叶令乘凫入,浮丘驾鹤旋。”

  • 夙夜在公

    在公:为公家办事。 表示日夜操公事。语出《诗.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三国志.魏志.杜畿传.附子恕》:“今大臣亲奉明诏,给事目下,其有夙夜在公,恪勤特立,不阿所私,危言危行,以处朝廷

  • 娄公唾

    源见“唾面自干”。谓待人宽容忍让。明李东阳《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面受娄公唾,身无董氏弦。”

  • 太公渔渭

    同“太公钓”。元刘敏中《浣溪沙.贺石仲璋侍御父年八十五》词:“年过太公渔渭日,官如郑武相周时。”

  • 烧砚

    《晋书.陆机传》:“弟云尝与书曰:‘君苗见兄文,辄欲烧其笔砚。’”后因以“烧砚”谓自愧文不如人而不愿再作。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非有班超之志,遂已弃笔;未见陆机之文,久同烧砚。”【词语烧砚】  

  • 窃位素餐

    谓窃据高位而无功食禄。义同“尸位素餐”。《汉书.杨恽传》:“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颜师古注:“素,空也;不称其职,空食禄也。”连动 素餐,白吃,比喻白拿俸禄。窃据官位,白白拿俸禄,却不办好事,于国于

  • 猪肝累安邑

    同“猪肝多累”。清李渔《谢蟹歌为归安令君何紫雯作》:“德惭闵仲叔,猪肝累安邑。”

  • 田横海中客

    同“田横客”。宋苏辙《秦穆公墓》诗:“岂如田横海中客,中原皆汉无报所。”

  • 龙门盛事

    源见“鱼化龙”。喻指科举登第。唐罗隐《送章碣赴举》诗:“龙门盛事无因见,费尽黄金老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