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商隐《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后因以“遗丝”指遗留下的情思。《聊斋志异.莲香》:“妾,李通判女,早夭,瘗于墙外。已死春蚕,遗丝未尽。与郎偕好,妾之愿也。”【词语遗丝】 汉
《晋书.张华传》:“……华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著《博物志》十篇,及文章并行于世。”西晋学者、文学家张华(字茂先)知识广博,文辞华美,著有《博物志》十篇。后世诗文中常
《易.乾》:“初九: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周易》每卦六爻,第一爻为阳爻者,称为“初九”,表明事物正处于发展变化的初级阶段。后以“初九”指尚未发迹之时。北魏高允《征士颂》:“
佛教指佛的法相。《景德传灯录.善昭禅师》:“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钟。”后常用来比喻神通广大,有非凡的本领。元代佚名氏《马陵道》第四折:“总使有三头六臂天生别,到其间那里好藏遮。”并列 指佛的法
源见“囊萤照读”。指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学。明沈鲸《双珠记.师徒传习》:“还赢偷光凿壁,且胜纱囊聚萤。”
入、出:指居家和外出。弟( ㄊㄧˋ tì ):同“悌”。指兄弟友爱。汎( ㄈㄢˋ fàn ):同“泛”,广泛。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重兄长,为人谨慎而守信用,博爱大众而
源见“蛮触交争”。比喻极小的国家。南朝 梁殷钧《细言应令》诗:“泛舟毛滴海,为政蜗牛国。”【词语蜗牛国】 汉语大词典:蜗牛国
同“磨盾鼻”。清钱谦益《奉酬山海督师袁公》诗:“匡坐油幢临虏使,横磨墨盾草邮书。”
《孟子.万章上》:“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史记.秦本纪》:“〔秦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
源见“王粲登楼”。指士不得志,久滞异乡。唐权德舆《和司门殷员外早秋省中书直夜寄荆南卫象端公》诗:“共嗟王粲滞荆州,才子为郎忆旧游。”